第二天早朝,御史萬正和上前,彈劾王獻:“僭越禮制、殘害忠良、誣陷忠臣、貪汙受賄……”
列舉了將近十來條罪行。
依附譚家的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顧延韜那派和其他人,則是一頭霧水。
皇帝也懵了。
而後他一想:棄車保帥!
既然要彈劾廬陽王,為什麼突然放棄了?
王獻自己也懵了。
他大聲喊冤。
皇帝哪裡給他機會,直接以他君前咆哮的罪名,拖了下去。
“首輔,首輔大人救我。”王獻臨走前大喊。
誰都知道夏首輔是譚家的門生。
在場的官員,誰不是精明百般?
目光一時間都落在夏首輔身上。
夏首輔只當看不見,神態安靜。
“萬御史繼續陳奏。”皇帝輕咳,對萬正和道。
萬正和又唸了起來。
他們對王獻的罪行,更加了如指掌。
皇帝交給三司,讓他們儘快拿出結果來。
到了下午,三司就有了審判:“王獻罪行屬實,斬立決。”
皇帝想,譚家真夠絕的。
王獻保不住了,居然這麼快就想殺他。
將來譚家掌控了太子和朝政,肯定將枉殺忠良的罪過,推到皇帝頭上,說皇帝濫殺無辜。
皇帝駁回:“王獻忠心耿耿,剛正不阿,在朝中得罪了人。有人落井下石,只怕罪行沒這麼重。再查。”
三司又查了一遍。
到了黃昏時分,又跟皇帝說,查證屬實。
皇帝還想反駁,錦衣衛的徐欽來說:“王獻畏罪自盡了。”
“什麼!”皇帝豁然站起身子。
他心裡明白是怎麼回事。
他第一次駁回三司審判時,譚家就知道皇帝不想殺王獻,乾脆就在牢里弄死了他。
譚家的實力,到了如此可怕的地步。
皇帝快奈何不了他們了。
他現在,很需要顧延韜。
有顧延韜在朝,皇帝從來沒有如此束手束腳。
他想到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唇色慘白。
“好,好!”皇帝咬牙,擠出這麼幾個字,轉身回了禁宮。
他腳步有點發虛。
一路上沒有猶豫,皇帝跌跌撞撞到了坤寧宮。
他面無人色,手腳冰涼,把太后嚇得半死。
“仲析,仲析!”太后顧不上禮儀,直接喊了兒子的名字,“仲析,你這是怎麼了?”
皇帝看到眼前慈祥的面容,目光慢慢聚焦。
“母后!”皇帝失聲,哽咽拉住了太后的手,“母后,朕這江山,危機重重,可悲朕尚不自知!朕,是個昏君!”
第327節異象
太后駭然。
她遞了個眼色給成姑姑,讓她把滿殿服侍的宮人都帶下去。
內殿裡只剩下皇帝和太后母子,太后握住了兒子的手。
皇帝掌心冰涼,讓太后驚惶。
她心裡擔憂,語氣仍是溫婉:“……皇上六歲封太子,跟著你父皇習理朝政;二十歲登基,收服老臣,提拔新才。符瑞並臻,天下大治,上古明君也不過如此,怎麼自言‘昏’字?”
皇帝輕輕嘆了口氣。
太后的話,讓他七零八落的心漸漸歸位。
他眼角有水光。
他微微偏頭,不經意將眼角的水光拂去。
“朕氣糊塗了。”皇帝道,“讓母后受驚。”
太后也在心裡舒了口氣。
“朝中誰給皇帝氣受了?”太后笑著問,“那些老臣,迂腐但忠誠,皇帝心裡是知道的。主明臣直,若不是皇帝英明,他們也不敢和皇帝爭執……”
皇帝笑了笑。
朝中的確有些不拉幫結派的老臣。
可……
他心裡又是一緊,揪得他透不過氣來。
“不是和誰爭執。”皇帝臉色微斂,道,“是譚家。他們就在朕的眼皮底下,殺了御史王獻。”
“王獻?”太后反問。
皇帝點點頭:“就是彈劾仲鈞的那個王獻。”
朝堂上具體發生了何事,皇帝沒有解釋。
他想,太后是很清楚的。沒必要贅述。
但王獻死了是方才的事,太后未必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