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7部分

?太子是自尋死路。挑起譁變,遲早要查到太子和袁裕業頭上,他們倆也是活膩了。”

朱仲鈞抬眼看著她。

她這樣鬆了口氣,讓朱仲鈞有點意外。

“……。譚宥死不了。”他道,“至少這次,他死不了。”

“現在不死,最好。”顧瑾之道,“現在他不想死,將來讓他求死不能。”

朱仲鈞仍是沉默。

他心裡很挫敗。

到了三月十六,皇帝終於醒來。

他臉色蒼白,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

太后下了懿旨,讓顧瑾之也進宮去,給皇帝看病。

皇帝回京之後,並未請顧瑾之。一則顧瑾之七年未曾給皇帝問診,皇帝的脈案她不瞭解,未必能看得好;二則皇帝已經有了信任的太醫。

況且顧瑾之剛剛產子,太后不知道她是否還能看得準。

畢竟七年未在太后和皇帝跟前露手,讓人忘了顧瑾之的能力。

現在請她,只怕是太醫已經下了病危結論,太后不甘心,讓顧瑾之去瞧瞧。

顧瑾之就去了。

第490節風雨

乾清宮滿殿的人。

皇帝的寢宮裡,也圍滿了太醫。

太后和皇后、太子也在跟前。

朱仲鈞站在人群后面。

看到顧瑾之,他也不驚訝,衝她點點頭,就朝她走了過來:“你來了。你也給皇兄把把脈……”

顧瑾之道是,上前給太后和皇后、太子行禮。

太后也沒有多語,只讓顧瑾之上前給皇帝把脈。

皇帝已經昏睡了過去。

他雙頰消瘦,臉色慘白。

眾人給顧瑾之讓出一條路。

顧瑾之給他搭脈,然後就去眾太醫去偏殿商討皇帝的病情。

片刻後,眾太醫開了方子,交給太后。

太后看了眼顧瑾之。

顧瑾之並不多語。

她微微衝太后點點頭。

“讓聖上靜養,太后娘娘……”彭樂邑上前道。

太后看了眼眾人,便道:“彭提點留下來,照拂皇上,咱們就先回了。等皇上醒了,咱們再來。”

眾人道是。

皇后和太子不甘心,想留下來照顧皇帝。

太后冷冷看了眼太子。

那眸光冷冽,讓太子心裡起了怯意,只得先退了出去。

顧瑾之和朱仲鈞跟著太后去了仁壽宮。

到了仁壽宮,太后問顧瑾之,皇帝到底怎樣了。

“彭太醫等人都認為,聖上乃是血熱。血得熱則淖溢。血氣俱熱,則血隨氣而上,聖上才吐血的。”顧瑾之道。

這是諸位太醫的診斷。

她如實告訴了太后。

太后蹙了蹙眉:“你如何看?”

顧瑾之道:“母后,我是贊同彭太醫等人的診斷,聖上就是盛熱又導致血熱。秦申四太醫還說,聖上被盛熱傷了筋絡,故而吐血不止。能想到的方子,他們都已經開了……。”

太后聞言,半晌無語。

顧瑾之離京七年。

七年,足夠別人去忽略一個人的優秀。懷疑一個人的能力。

過去的那個七年裡。顧瑾之生了四個孩子,太后從朱仲鈞口中得知,顧瑾之因為長子身體不好,大部分的精力都在照顧孩子。她沒有再問診過。

別說問診了。就是看書寫字、繡花弄樂。七個月不碰也生疏得厲害,何況是問診?

太后是喜歡顧瑾之的,卻也是個理性的人。

她對顧瑾之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假如顧瑾之真的提出了和太醫們不同的診斷。太后也會猶豫,到底要不要聽她的。

“……。就要看造化了。”太后最終道。

她認命了。

皇帝的病,就看老天爺的意思了。

顧瑾之道是。

到了半下午,皇帝才醒。

太后等人又去看他。

他累得厲害,醒來後也是懨懨的,聲音虛浮。

這次,他把顧延韜等五位內閣閣老,叫到了跟前。

有點託孤的意味。

眾人心裡皆是酸楚得厲害,包括太子。

顧瑾之沒有見到皇帝的面。

到了傍晚,她和朱仲鈞回家。

回到家裡,她才跟朱仲鈞說:“……不是什麼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