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0部分

得到了一千五百具首級,也是笑得見牙不見眼的。龔子敬得到了一千具首級,也是樂得不得了。還有董一元,花馬池城下,得到了首級一千,還有他在塞外獲得的三千首級,算是所得最豐厚的了。

此戰後,黃來福算是聲名遠播,己有僅次於李如松名聲的大明勇將之稱,連麻貴也自認不如他。不說自家軍隊各士兵們自豪,就是隨同而來的五寨堡商隊們,也是個個感到驕傲,自家軍隊就是戰無不勝,各人更堅定了與黃來福合作地決心。

不過羨慕嫉妒各人軍功的同時,聽說黃來福斬殺數千的蒙古俘虜後,寧夏城下的各軍將都是心情異樣,黃來福心狠手辣之名,不但是草原上的蒙古人,就是城下的明軍們,也是有了鮮明的印象。總督葉夢熊等人,也是重新認識了黃來福。對於黃來福這個做法,他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假裝不知道,沉默了開去。

此次麻貴,黃來福等人迎戰打正部,大獲全勝,還俘虜了八百蒙古兵,總督葉夢熊除了趕快報捷外,還詢問朝廷,這些俘虜該如何做,是否要押解京城?不久萬曆帝有旨下來,旨意中,萬曆帝非常高興,除對葉夢熊等文官,還有有功的將士們大大誇獎一番外,他也作出指示,俘虜的八百蒙古兵,盡數斬首,以儆虜寇!

葉夢熊可不是心軟之輩,在得到旨意地當天,他就將那八百蒙古俘虜,全部拉到寧夏城下,一個個斬首,這讓城內的叛軍們看了後更是個個心驚膽戰,更感絕望。

迎戰來援的蒙古兵後,寧夏城下的大水,還是繼續灌。

從七月二十一日開始,一直灌到三十日,城外水深己經達到八尺之多,寧夏城的四面,己經被水浸壞達數十丈。

三十日夜,拜派遣百餘叛軍,趁夜乘小舟出來,意圖挖堤洩水。不過他們意圖敗露,李如松、劉承嗣派出家丁,擒斬出城的叛軍十六級,並生擒一人。這人言道城中缺糧,士兵們都在殺馬,城內的馬匹只餘五百多匹,城內的百姓更是隻能吃樹皮,每天死亡的人不斷。

八月一日,萬曆帝旨意到,軍中戰事五日一馳報。就在這天,都護吳世顯、參將來保所治堤,各崩二十丈,水位下降。魏學曾仍待罪軍中,怒斬吳世顯以徇,而來保因靈州功免,仍命其悉力補堤。

八月六日,城內叛軍四百人,出城來襲擾明軍補堤,總督葉夢熊急調兵反擊,多被斬獲。此時,圍城已久,民心求安,城中百姓希望招安。拜說道,朝廷已有鐵券招安,不過城外朝廷大軍不準,意圖殺盡城內百姓。城中百姓信以為真,個個憤怒無比。

八月十二日,監軍梅國楨得知城內謠言後,用強弓射入檄文,告知城內叛軍百姓,如要招撫,先要報於城中饑民數量,讓城下大軍備下糧食,在城內收到檄文三天後,開關迎朝中大軍入城開賑,或者讓城內饑民出城受賑。三天後,拜不回覆訊息,梅國楨大怒,認為拜才是想餓死全城地百姓。

八月十七日,萬曆帝地詔書到,同來的有一批錦衣衛,以魏學曾辱國之罪,逮魏學曾進京問罪。上謂::“釀亂損軍,耽延日久,致賊勾虜入犯,殘黎民、絕餉道,皆前督魏學曾之過,命錦衣衛逮繫來京究問”。

在魏學曾離開時,葉夢熊等文官前去相送。梅國楨也去相送魏學曾,督撫與監軍,在同一戰場上已快二月地時間,而此時才第一次見面,而之前不過是書札往來。

八月十八日,拜派遣心腹劉元前往河套部,向河套的蒙古順義王力克求援。

正文 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

16K小說網 更新時間:2009…6…29 17:33:02 本章字數:4377

萬曆二十年八月二十一日,公元1592年9月28日。

秋高氣爽,草長馬肥,天氣頗有些涼意。

鎮北堡處在賀蘭山山脈中間,始建於明弘治年間,離寧夏城西約有70裡,全以黃土夯築而成。整個堡的外形雄渾,蒼涼,帶著濃濃的荒涼及黃土味。

鎮北堡地勢重要,在這裡,有著大明寧夏鎮一千總守之。此時,在鎮北堡外,正有數百名蒙古騎兵呼嘯示威著,激起一片片的塵土。正是蒙古順義王力克增援寧夏城叛軍的兩路援兵之一。

看著堡外的蒙古騎兵,守軍只是緊閉堡門不出。

與此同時,在離寧夏城北數十里遠的李綱堡惠農河附近,數以萬計的蒙古兵,正在密密麻麻地用“渾脫”渡河。

這“渾脫”是一種牛皮囊,平時遊牧民族用於盛裝乳酪。北地缺乏林木,所以他們行軍遇到河流時,都是用“渾脫”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