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掃完戰場後,也是避入石溝城等待大軍的回來。
剛才的戰鬥,石溝城把總楊建仁及一干明軍,都是在城上看得目瞪口呆,聽黃來福和麻貴這樣吩咐,自然是點頭不己。
當下麻貴部的一千多家丁及騎兵們,黃來福的三百家丁們,還有他的兩千馬上步兵,都是一起騎馬追擊。為了便於長途追敵,黃來福的三百家丁們,還把自己馬匹的馬甲卸下,各人僅著輕甲。當下騎兵在前,各人持鳥銃和三眼銃,或是各種兵器,還用馬匹馱上虎蹲炮,輜重隊緊隨其後。
這樣一路追去,明軍緊跟在那些蒙古逃兵的身後。在那些蒙古兵要停下來整隊時,才呼嘯著衝上去追砍,讓他們組織不起陣形迎敵,反覆數次,打正部更是恐慌混亂,一路拋下輜重馱馬無數。不過明軍並不所動,只是讓己方輜重隊在後收容,大隊騎兵,還是一路緊追不捨。
這樣,一直從石溝城追擊到花馬池沙湃口。在這裡,甘肅鎮遊擊龔子敬,己經領著苗兵八百人堵在這裡。還有得勝歸來的董一元,己是領兵數千,進入了花馬池城內。
前有截敵,後有追兵。打正部眾蒙古兵更是心慌不己,個個都是神情絕望。此時他們丟盔棄甲,輜重馱馬,己經完全拋棄完畢,人人都是狼狽之極。更可怕的是,這數千蒙古兵,從打正到小兵,己經沒有一個人有絲毫鬥志。
戰鬥沒有絲毫懸念,蒙古兵一觸即潰。除打正率二千多殘兵逃回草原外,在花馬池城下,留下了二百多具蒙古人的屍體。還有四千八百多蒙古人被俘虜,還獲得馱馬無數。
這樣,打正部率一萬蒙古兵入寇,在石溝城下死傷千人,在花馬池城下損失五千人,還有一千多人失蹤,可說是大敗。打正部大傷元氣,在弱肉強食的草原上,很快被別人吞併。整個部落消散在風沙之中。明軍大勝,整個花馬池城都是歡聲笑語,不論是城內的百姓軍戶,還是士兵軍將們,大家都出來迎接麻貴部及黃來福部,並觀看那些俘虜的打正部蒙古兵。
迎接地人群中。自然有甘肅鎮遊擊龔子敬。還有將官董一元。這二人都是滿臉笑容。特別是董一元。更是心情愉快。他這次領軍搗毀河套部大營。大捷歸來。這豐厚地軍功賞賜。決對是免不了地了。這還不說。這次在花馬池城又大敗蒙古兵。數功並列。想不飛黃騰達都難了。
看到龔子敬。黃來福有些感慨。在原來地歷史中。他與慌亂逃回地打正部大戰。戰死在花馬池城下。此時或許是歷史改變了。他還是活得好好地。
進城後。自然是免不了寒暄。不過在軍功首級地分配中。黃來福平靜地喝著茶。麻貴卻是和龔子敬與董一元爭得臉紅脖子粗。獲得地輜重馬匹好說。各人平分就是。但城下砍死地二百多個蒙古兵。首級該怎麼分。是個問題。而且血戰一場。只有兩百多首級。確實是少了一點。
黃來福提議。不是俘虜了四千八百個蒙古兵嗎?將他們盡數斬首。這首級不就多了?
黃來福此言一出。不說麻貴。就是龔子敬與董一元都是呆住了。
半響。董一元才顫聲道:“黃將軍。這個。殺俘不祥。”
黃來福冷然道:“胡虜犯我大明,該有如此下場!”
最後商議地結果是,找出八百人獻俘,餘下的四千蒙古兵,盡數殺了。
第二天,在花馬池城外,整個花馬池城的人都出動了,真是人山人海地圍觀。
在一塊丘陵下,四千個被俘虜的蒙古兵個個跪在地上,人人都是五花大綁,在他們的掙扎嚎叫中,他們被一個一個按照在地,由五百個五寨堡戰士主刀,將他們一個個斬首,砍豁了好多口的鋼刀,才將這些的首級全部砍完。
濃厚的血腥味中人慾吐,不論軍民,旁邊圍觀的人都是臉色蒼白,黃來福只是平靜地看著,目光深遠,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那些蒙古兵地慘叫聲一個接一個,忽然黃來福哈哈大笑起來,在眾人異樣的眼光中,他高聲叫道:“我喜歡這個熱血的時代,是地,我喜歡!”
明軍大捷歸來,總督葉夢熊,巡撫朱正色,監軍梅國楨等人自然是大喜,這論功行賞自然是免不了。獲得的輜重等,黃來福等人回來時己經自己分了。
黃來福獲得了馬匹三千匹,這是麻貴等人退讓的結果,相比馬匹等,他們更願意要首級,因為就是有馬匹給他們,他們也養不活,而黃來福則沒有這個問題,五寨堡商隊源源不斷而來,給他帶來了充足的糧食草料等。
關於首級,此次斬首五千多,黃來福獲得了首級一千五百具,自是所得豐厚了。麻貴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