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疑了。一個新進捕快,錢縣令有什麼事是非要找他不可。如果這其中沒有其他捕快上下齊手,說什麼,寧採臣也是不信的。

再加上李公甫並不是杭州城人,而是錢塘縣人,既是新人,又不是本地人。這還不明瞭嗎?

“果然是吏滑如油!”寧採臣感慨道。

李公甫不解,叔舅這是在說我嗎?“叔舅,你在說什麼?”

寧採臣說:“我是說這杭州縣衙在排擠於你,好為他們自己人讓位。”

李公甫想了想,笑道:“叔舅在說什麼?他們待我極好,並沒有排擠於我。”

寧採臣見他不明白,也就替他解說一番。大道理不用說,只是說李公甫的戶籍,以及這差人身份便足夠了。

這為官一方,自然是異地為官,可是這吏卻為本地人所佔據,李公甫嚴格說起來是算不得是本地人,又是新人,不排擠他,排擠誰。

這道理一擺,就是李公甫也不得不承認,因為這數千年來,中原的吏治一直都是如此。

“叔舅那我怎麼辦?”現在看來,他們的提攜,以及他們讓自己找叔舅求情之舉,全都沒安好心。

“唉!”寧採臣放下書,剛剛準備好的茶也不再飲用。“走吧!我們一起去看看這位寧公子。”

這件事,也不能說李公甫便沒有過錯,比如因為自己,在同僚面前表現的高人一等,都是有可能的。

更何況回到錢塘,也不過是迴歸他本來的人生軌跡,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誰讓自己是他的叔舅呢?這親人都求到自己的頭上,又豈有不幫之理。

三陽村人口不多,但佔地頗廣,幾十戶人家錯落分佈,一直蔓延到一片山嶺的不麓之下。

山名“人嶺”,與寧採臣家鄉的山巒一脈相連。

依山傍水,在風水學上,便是吉地的基準法則了。古語云:山管人丁貴氣,水管財富榮華,陽光普照萬物興發,通風聚氣物豐興舒。

這話倒也有著幾分道理,只看這三陽村人口不多,便出了一個御醫,其子更是有了秀才功名。

看來這三陽村還是甚有些靈氣的。

三陽村還有一座土地公廟,就坐落在山嶺之下,是茅家所建,佔地一畝,廟前左右兩旁各長著一棵大槐樹,本來是四棵,只活下來兩棵。

這座土地公廟,每到初一、十五四鄰八鄉的鄉親都會前來這裡燒香拜神,就是寧採臣的母親也是這裡的常客。所以這廟裡是有廟公在的。

轉過土地公廟便有一個道路直通茅府,這也是這兒最大的宅院。

李公甫自從聽說這世上有妖魔鬼怪,所以見了這土地公廟,也拜上三拜。“叔舅,這村子便有土地公廟在。要說去茅府是必然要經過土地公廟的,為什麼土地公不保護他們呢?”

世人總想求神庇佑,卻又不知何為神。

建了個土地公廟,這裡面便有土地公了嗎?寧採臣看,並不見得。

第42章、火大

以前寧採臣對鬼神之事不甚了了,也與碌碌眾人一樣,以為鬼神是神聖不可侵的。但是現在,他再也不那樣看了。

這座土地廟為私人所建,也就是銀祠,其間住的還不知是什麼鬼怪。就像後世之人,家中供神,什麼胡大姐,黃大仙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供奉的是什麼。

像筆者母親便愛供奉這些。只是它們卻不僅根本保不了家宅安寧,反而吸食了筆者養的鴿子血食。

大概是覺得受了幾十年的供奉,卻喝光了這家人養的鴿子血液,有些不好意思。不兩曰,也不知它們從哪兒偷來的雞蛋,擺在堂屋門口賠罪。

只是這事以後,筆者是再未養過鴿子。

“這裡面供奉的,恐怕並不是真情。這世上又有幾個真神?”寧採臣感嘆著。

這一點上,中原倒不如倭國,至少人家擺明了自己供奉的就是鬼妖。

“叔舅,土地公不是真神嗎?”李公甫問道。

“土地公是不是真神,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私人銀祠,沒有御律賜令,是得不到真神業位的。”

“那”李公甫覺得自己拜虧了,想吐口唾沫補平虧欠,但是想想即使是妖鬼,也不是自家得罪起的。這唾沫到了口中,是再也吐不出來,沒辦法,他竟把這唾沫又咽回到肚中。

看得寧採臣趕緊快走兩步,以拉開這噁心之人兩步。

茅府是典型的江南宅園,只看這房子,便惹人歡喜。如果加上雲霧,就是與仙家林園,也可與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