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3部分

因為糟糕的基礎水利設施限制,跨縣的土地實際上根本不是什麼大農場。土地多並不能帶來相應的利益。

保險團以鞏固在鳳臺縣的統治為首要目標,所以偵察部隊現階段也僅僅在鳳臺縣範圍內活動。既然是在縣裡面活動,外界的慘狀大家並非完全不知道,不過也僅僅是知道些而已。何足道神色嚴肅的告訴大家,會見到很多慘不忍睹的現狀,偵查部隊的戰士們並沒有太多的感官認識。

而且偵察部隊出發的時候,大規模流民還沒有湧入鳳臺縣,對這些精幹的同志們來說,外界能多苦實在是不能想象。反正保險團的戰士們已經覺得現在的日子苦不堪言了。每天除了幹活幹活,竟然沒有別的事情。可以說打小以來,他們就沒有這麼辛苦過。能在這樣的艱苦工作中維持士氣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委們總會把每一項工作的意義告知大家。修水渠,挖沙,翻耕,平整土地。和1906年的其他農民一樣,戰士們從來沒有在放眼四望如此廣闊的土地上耕作過。而那些和他們同樣辛苦勞作,令廣大戰士們服氣的幹部和政委,總是會告訴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在不久的將來,會展現出讓如何一個全新的世界。

雖然戰士們對這些宣傳或許不解,或許不信。可是每天吃到的糧食總是實實在在的。每天的工作結果總是真真切切的。既然日子能過下去,大家也就慢慢的習慣了這樣的日子。

所以看到周義生故鄉的慘狀,看到那些瘦弱的百姓的慘狀,除了眼睛還在轉動之外,每個人身上透露出的除了絕望還是絕望。鳳臺縣的工作不可謂不繁重,吃的也很不咋樣。但是也沒有見誰能餓成這般模樣。看著周家兄弟抱頭痛哭,家裡面七八口人竟然只剩了三個。聽那意思,還活著的姐姐也明在旦夕。鳳臺縣在水災中並非沒有人口的損失,但是隻要在保險團的勢力範圍內,人口損失都不算嚴重。魯正平家其實也死了一個弟弟。弟弟的死亡是魯正平忘記不了的景象,在洋溢著石灰水味道的一個房間裡面,醫生嘆了口氣,對著焦急圍在旁邊的魯正平一家說了一句話,“準備後事吧。”然後去照看別的病人了。

魯正平的弟弟高燒不退,蒼白的臉色,焦裂的嘴唇。母親不停的換著用以降溫的布條,用一個洗得乾乾淨淨的破碗給弟弟喂水。但是弟弟最終還是在親人們的痛哭聲中死掉了。有痛哭,有節儉的發喪。保險團向大家反覆講述著大災之後有大疫的事實。所以屍體都是統一火化的,骨灰盛在簡單的骨灰匣中,存放在公共的靈堂裡面。母親甚至逢七日就可以去弔唁。這樣正常的生離死別,在鳳臺縣依舊存在著。

僅僅是出了鳳臺縣,該有的一切都被徹底顛覆了。魯正平和周義正並不熟悉,甚至是今天才第一次說了話。所以對周義正的悲傷,魯正平並沒有太多關心。他臉上看似的淡漠,只是震驚的結果。為什麼鳳臺縣就能安然無恙,為何距離鳳台不過三四天船程的外鄉日子竟然如此可怕。在鳳台他也見過這樣的沙土覆蓋的土地,可是幾萬人不過十幾天就讓這樣的土地變了模樣。魯正平甚至有種幻覺,這片沙土覆蓋的土地或許是被詛咒了吧?

聽到那些百姓要去破圍子的時候,魯正平立刻回想起了保險團當年破張有良圍子的景象。那可是六七百號壯漢的隊伍,那可是人人有武器,少說也有快兩百條火器的隊伍。炸開張有良圍子的炸藥造成的巨大缺口,魯正平在部隊的帶領下實地見過。他為那種可怕的威力深深震撼了。幾丈的厚實高牆被炸開了好大一個口子。不要說沒有華雄茂和徐電殺進去抓住了張有良。就是硬攻,張有良的圍子也絕對抵抗不了。

再看看那些瘦弱如同乾柴的百姓,魯正平並不認為這些人能夠打下圍子。

而何足道問第二個問題的聲音,迴響在魯正平腦海裡面。“大家要不要救這些百姓。大家都有憐憫之心,但是怎麼才能拯救這些百姓。我希望大家能夠好好想想。”

怎麼拯救百姓?把他們接到鳳台去,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光這近千號百姓就得多少要多少船隻來運輸?雖然不知道周圍的其他地方具體如何,不過看了這劉家鋪一處,魯正平就知道絕對不會好到哪裡去。就算保險團能把這些災民用船運到鳳臺縣,光這淮河沿岸就有多少百姓要救?如果鳳臺縣真的有這麼多糧食,大家肯定自己就能吃的更好。保險團戰士也不過七成飽,哪裡有糧食供這麼多災民吃?

而且魯正平也絕對不想這麼做。憑什麼自己辛辛苦苦的勞作,讓這些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災民吃呢?

保險團救不了這些百姓,剩下的道路貌似只有一條了。那位自稱是周義生太爺爺的中年說要破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