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正平打心裡面是贊同的。破了張有良家的圍子之後,抄出來的糧食夠幾萬百姓半飢半飽的吃大半個月。如果能破了這個未曾謀面的劉八的圍子,哪怕是糧食只有張有良家的一半,甚至更少。也能讓眾人活到明年去了。自稱周義生太爺爺的中年人看事情很透。
魯正平突然想到一個以前沒有想過的問題,陳克旅長到現在都沒有動其他的地主,並不意味著以後不會動,到了危急關頭,逼他們拿出糧食來,也能暫解燃眉之急。而且保險團收成在望,大家有個盼頭。現在百姓們需要僅僅是糧食而已。保險團現在八千多人的部隊,幾萬拉出來能頂用的百姓,量那些地主們也不敢拒絕。百姓們只要有人帶領,那就絕對沒人能招惹得起。
抬頭看了看劉家鋪那些瘦弱的災民,魯正平又覺得自己這個想法或許錯了。如果這些百姓們能夠在水災期間就這些組織起來,什麼劉八家的圍子根本不值一提。但是他們沒有。如果水災後他們能組織起來,或許也有一戰之力。可是他們沒有。等到現在這些人除了破圍子之外毫無他法的時候,他們卻已經毫無力量了。
身為偵察部隊的戰士,魯正平接受過大量軍事訓練。保險團的訓練不僅僅是讓戰士們悶著頭作戰。他們還要讓戰士明白該怎麼作戰。魯正平覺得不用太多,只要五十名保險團的戰士,足夠輕而易舉的徹底解決這近千號災民。哪怕是這些災民有幾支槍也無所謂。
何足道政委詢問過大家,怎麼才能拯救這些災民。魯正平現在已經想出了答案。只要有陳克旅長,有何足道政委,有華雄茂團長,有望山縣令。只要能夠把鳳臺縣的人民黨和保險團的那套照搬過來,百姓就能活下來。陳克旅長把這些人捏成了一團,身處這個集體裡面,每個人都變得更有力量。而加入的人越多,這個集體就更有力量。
魯正平面前的百姓,卻像他腳下的這片沙地。沙粒雖多,但是卻不能捏合到一起。隨便一踩,就塌掉了。即便這些人能夠破了圍子,但是他們也絕對不可能像保險團那樣去運作,也不可能像現在的鳳臺縣一樣,百姓們雖然心裡面打小鼓,但是卻能在一起共度難關。
沒有一個堅強的領導者,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組織。就是暫時吃飽了又能如何?保險團和百姓們在一起到底幹了多少農活,魯正平是親眼看到的。他現在絕對不相信這些災民能夠做到。就算是破了圍子,百姓們把糧食一分,立刻就四散了。想再次把他們聚在一起,基本上不太可能。魯正平自己很清楚,即便是自己這樣對陳克旅長忠心耿耿,對各級領導心服口服的人,面對那沉重的,無窮無盡的工作,自己照樣不喜歡。如果不是各級幹部們反覆講述這些堅信工作的意義,而且每次都盡力讓大家最快的看到成效,而且逐漸積累起大家的信任,這麼沉重的勞動是根本無法維持這麼久的。
“如果想拯救百姓的話,那就必須完全照搬鳳臺縣的這套新制度才行。否則的話,百姓們絕對不可能真正得救的。”這是何足道政委最後的話,魯正平當時還不明白,但是親眼看到了劉家鋪的現實,再回想一下鳳臺縣這半年來發生的種種事情。魯正平覺得自己明白了。他終於明白了,在陳克旅長帶著人民黨的同志們到達鳳臺縣開始,在人民黨組建起保險團這支軍隊開始,在陳克旅長告訴大家,保險團是人民的隊伍,要為百姓謀福利那一刻開始。鳳臺縣的百姓就被救了。
只要陳克旅長帶著大家把他推行的新制度進行下去,有天災也好,沒天災也好,百姓們都註定能過上好日子的。雖然魯正平沒有見過陳克旅長和何足道政委說過的好日子到底啥樣。但是此刻他卻堅信,嶽張集附近那幅巨大的,古怪的圖畫上所繪出來的一望無際的農田,美麗的道路,遍地的水渠,整齊的大房子。人民黨的同志們所宣傳的那種生活,註定能夠實現。
面對一群絕望的災民,魯正平卻出乎意外的感覺到了生活的希望。而且堅信自己能夠過上好日子。他並沒有感覺到外部的惡劣環境與自己內心的美好憧憬是如何的不協調。魯正平並不是一個心理學家,甚至根本沒有聽說過“心理”這個名詞。如果心理學家能夠知道魯正平此時的心思,或許就會如此解釋——人類就是因為對現實世界的恐懼,才會加倍憧憬美好的生活。
第三卷莫道前路無知己第149章no_name
第149章no_name
周義生在周興瑞的反覆逼問下始終不肯吐出一個痛快話。他已經明白了自己的這位“太爺爺”到底要讓自己做什麼,恐懼感隨之而來。雖然新軍的官兵看著威風,可是那不過是嚇唬普通百姓或者小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