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部分

笑出聲來。那位窮酸很明顯就答不上來。他哼哼唧唧的想說,又不敢說,憋得臉都紅了。還是說不出來。陳克很禮貌的把他打發走了。

回來之後,沒等陳克說話,那位年輕人就坦然說道:“我看海報上寫的,是讓我找書上相應的內容吧?”

“沒錯。”

“有人告訴我到哪裡找,對吧?”

“沒錯。”

“這位先生,那您就別試探我了。我二十四史都沒有看全,讓我按照海報上的那樣做事,我能做。您若考我,我什麼都答不上來。”

陳克、華雄茂都是眼睛一亮,陳克問道:“那你讀過什麼呢?”

“《史記》。”

“方才那問題可否能回答?”

“一個是驚馬,一個是盜玉環吧?”

“那我方才說錯在哪裡?”

“應該是漢文帝,不是漢武帝。”

陳克和陳天華都是一笑。陳克接著問道:“今天能開始工作麼?”

“我看海報上寫,這裡提供住宿和伙食?”

“對。”

“讓我先吃飯行麼?”

聽了這話,華雄茂再也忍不住,大笑起來。

“請問貴姓。”

“免貴姓謝,名明玄。”

“貴庚。”

“24。”

“有何功名?”

“秀才。”

“那麼咱們吃飯吧。”

哪怕只是多出一個人,只要有用,整體的效率都會飛速提高。且不說謝明玄的史書功底,就一條能與人溝通的能力,就讓大家十分喜歡。雙方的交流沒有任何障礙,幹得快點慢點真的不是問題。有了謝明玄的幫助,陳天華被解放出來了一小半時間。文稿的撰寫速度快了很多。

這份《中國文化傳承與唯物主義的興起》,就是陳克的唯物主義歷史觀。毛爺爺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馬克思對中國幾乎一無所知,所以他的著作裡面對中國的說法就有些荒謬可笑了。歐洲的奴隸制、封建制度、資本主義制度的程序,套在中國身上並不合適。中國在夏商周時代,奴隸制還算是大規模存在,分封模式的封建制度也是政治形勢的主要結構。自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立郡縣,廢分封”,中央集權的時代開始了。封建制度偶爾在歷史中出現,卻不再是中國政治制度的主流。

如果把這種政治制度的變化作為分野的話,中國兩千多年前就走出了封建時代。

到了公元605年,隋朝大業元年開始實行科舉制度之後,世襲貴族集團的存在就遭到了不斷的削弱。歐洲第一個真正的平民出身的國家元首,只怕得算是1933年上臺的小鬍子。在歐洲,一介平民想出將入相,他可以洗洗睡睡了。但是在中國,這並不是一個幻想。科舉制度無論有多麼不公平,但是這個公開統一考試,已經是所有不公平當中最公平的。科舉制度堅守了公平的底線。

宋朝,明朝都有著資本主義制度的活躍,唯一與歐洲不同的是,資產階級沒有上臺組成政權而已。而且歐洲的資本主義制度佔據優勢,也是在資本主義制度與工業革命結合後才完成的。

所以,陳克認為馬克思對中國的評論是不實事求是的。而當年國內的那些人胡亂跟風,生搬硬套。陳克自認為是個共產主義信徒,所以他本著唯物歷史觀的態度,認為這些人都有歷史侷限性,都在亂彈琴。

如果擁有皇帝就算是封建制度的話,過歐洲這麼多國家,存在國王的也不是少數。即便經歷過兩場世界大戰,歐洲的王冠也只掉落了三頂,俄國、奧地利、德國。陳克從來不明白一件事,一個還存在國王的國家,一個王室家族的生殖系統比人民選票更高貴的國家,居然也敢腆著臉自稱民主國家。這是何種的滑稽。

《中國文化傳承與唯物主義的興起》,這部源自陳克各個時期學過的唯物歷史觀的書籍總和,還是需要和中國歷史結合的。陳克同樣是中國文化的愛好者,從三歲起,他學的就是唐詩宋詞,論語和《成語故事》。在熟悉現代漢語之前,他首先熟悉的是文言文。在他學會用“愚不可及”批評別人之前,陳克已經知道,孔子是如何用這個詞來讚賞那位圓滑政客的。

再加上網路上進行過那麼多次的爭辯,看過那麼多相關的文章資料,陳克對這部“大作”的前景很樂觀。這不是21世紀,這是1905年,處於文化沙漠中的中國,這本書一旦面世,陳克對它的影響力非常有信心。

遊緱對陳克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