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從前之言?”
雲石撫須,不答卻道:“若論面相,叟曾見過一個絕佳之人,紫氣聚頂,可堪九五,夫人可知那人是誰?”
我好奇地問:“是誰?”
雲石微笑:“是我建這茅屋之時,擔泥的民夫。夫人,命也,一半在人,面相所予,不過機緣。”
所以說我不喜歡跟書讀得太多太迂的人打交道,話無準話,總想讓你覺得他高深。
我似懂非懂,片刻,做了然之態,禮道:“如此,多謝先生。”
雲石看著我,笑得平靜。
隱士之交講究灑脫,興起而來,意足則歸,沒有虛禮羈絆。
所以,當魏郯忽然說告辭的時候,雲石毫無訝色,也不挽留。
“如有後會,叟必再與將軍促膝長談。”他立在臺階上說。
“郯受教甚深,若得來日,必再訪先生。”魏郯恭敬地禮道。
雲石微笑。
魏郯對崔珽很感興趣,臨走前,問崔珽可願意去雍都。不料,崔珽婉拒,說他還有舊友未訪,只想繼續雲遊。
魏郯微笑,沒有強求。
魏安卻有些失望,在魏郯說要走之前,他還興致勃勃地說要給崔珽做一個能讓他騎穩馬的馬鞍。
崔珽神色溫和:“際會有緣,公子為我改進推車,已是大善。”
魏安似乎不甘心,道:“我會做出來的。”
崔珽微笑:“如此,珽當靜候。”
魏安望著他,撓撓頭,轉身走開。
步出竹林,從人車馬已經在橋那邊等候,我回頭,竹林中靜謐依舊,空寂無人。先前的一切恍如做夢。
“夫君來訪雲石先生,不知學問討教如何?”我問魏郯。
魏郯看看我:“夫人以為呢?”
我怎麼知道。
“妾只見夫君討教對弈。”我說。
“對弈就不是學問?”魏郯微笑,說罷,招呼落在後面的魏安跟上,朝前方走去。
☆、開鏢
再走過雍都的城門,離上次已經過去了整整三個月。
馬車停在府前的時候,魏賢的妻子朱氏、魏平的妻子周氏、以及魏綱的妻子毛氏都從宅中走了出來,見到我,笑意盈盈。
周氏出身河西,母家是個縣裡的小士族。據說她父親早逝,周氏自幼便跟隨母親掌家,甚至與佃農打交道。許是這個緣故,周氏有時說話大膽,帶有些鄉間小戶的粗俗。但她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