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宣旨的天使,也是負責向鄭經傳達資訊的信使,被恭迎至廳堂後,侃侃而談,“先王賜姓收復臺灣,實是功勳卓著。聖上每談到此,皆稱讚不已,謂先王為民族英雄,可受萬世景仰。”
鄭經恭敬地聽著,心中卻有些凜然。
在當時的大多數人眼中,臺灣乃蠻荒化外之地,山川險惡,土地貧瘠,物產缺乏,所居之人若非奸惡之徒,即是野蠻土番。甚至到了歷史上康熙平定臺灣之後,清廷依然認為臺灣地方自漢唐以及宋明,歷代均未劃入版圖,“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並沒有把臺灣看成是中國曆來便有的神聖領土。
但張維翰轉述朱永興的話,卻表達了這個意思,把鄭經及其心腹“啟國東寧”、“萬世之基已立於不拔”的幻想擊碎了。
好吧!暫不與你計較,臺灣孤懸海外,即將不能啟國,藩鎮割據之勢卻是難改。鄭經轉而一想,又繼續保持恭謹之態。
“大王墾殖臺灣,聖上頗為讚賞,言道:臺灣地廣人稀,正可大展拳腳,開發建設。以農業為本,兼以製糖、製鹽,發展手工業,又有海貿之利,異日必成富庶寶島。”張維翰繼續說道:“目前糧食匱乏,卻是暫時困難。朝廷雖然亦在囤積糧草,以為北伐之用,然亦可量力賙濟。”
“聖上英明,微臣銘感五內。”鄭經稍微鬆了口氣,臺灣開發之初,糧食匱乏是最大的困難,如果大陸不加以援助,還真是不好解決。
“先王曾有討伐呂宋西班牙人的想法,以報西人屠我子民之仇,不知大王可有此意?”張維翰話鋒一轉,問起了比較關鍵的問題。
“這個——”鄭經猶豫了一下,苦笑道:“臺灣初創,恐力有未逮。若是等上幾年,待臺灣經營有成,兵精糧足之時,討伐西人便有把握。”
“聖上問大王:若朝廷討伐西人,臺灣可提供何種幫助?”張維翰淡淡一笑,盯著鄭經問道。
鄭經一愣之下,卻是不敢輕易表態。依臺灣目前的狀況,援助糧餉是不可能的,那便只能提供港口,作為朝廷大軍征討呂宋的落腳點。這樣一來,臺灣豈不是不設防。萬一朝廷大軍行假道伐虢之計,臺灣便要拱手與人了吧?
張維翰淡淡一笑,也不再追問,而是說起了與臺灣互開貿易商港,方便物資交流的事情。
就是如此,鄭經也不敢輕率答應。最後指定了澎湖作為港口與商市,而大陸則指定泉州。
以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張維翰臉上如常,心中卻是愈發鄙視鄭經。相比於聖上的寬宏大氣,這位新延平王實在是難成大事。難怪聖上不以為意,只說日後臺灣再度內亂時,收復不過是舉手之勞。
只是這內亂因何而起?張維翰百思不得其解,更覺得聖上深不可測。這下面站著的鄭家軍將中沒準兒就有聖上的人,只等時機一到便——
“聽聞聖上要征討倭國的薩摩藩?”鄭經似乎也覺得自己有些防範過甚,太小家子氣。便岔開了話題。
“我軍已經出海,上百艘戰艦,數萬名士兵,薩摩藩已是在劫難逃。”張維翰很篤定,很自信,“小小的倭國一藩,竟敢侵我大明藩屬——琉球,實在是狂妄。不施雷霆之威。還以為我大明好欺乎?”
鄭經吃了一驚,很擔心會影響臺灣與日本的海貿。自國姓爺鄭成功去世後。倭國幕府的態度已經不象以前那麼友善。鄭泰的被殺,鄭纘緒等人的叛離,更使原來對倭和對南洋的貿易受到了很大的削弱。
在明清戰爭中,倭國曾有過出兵協助明軍作戰的意圖,並在鄭成功率舟師入長江、兵逼南京的時候,德川幕府便派出了軍隊。只是倭隊出海後遭遇了颱風。被吹了個七零八落,還淹死了不少人。
等到整頓完畢,鄭成功已經兵敗撤退,這使得倭國需要重新評估明清戰爭。他們認為南明經歷了內訌後已經是很難挽回的局面,因此又偃旗息鼓。不再響應鄭成功借兵的請求。
但現在南明覆興之勢已成,鄭經估計倭國幕府會對南明表示親近,可朱永興卻要打擊薩摩藩,不知是何用意?難道要以武相脅,獨霸對倭貿易?還是真的在盡藩主國的責任,為琉球出頭?
鄭經不得要領,又不便追根究底,一肚子疑惑地繼續與張維翰談笑甚歡。雙方又敲定了臺灣用硝磺換武器的具體協議,酒宴之後方賓主盡散。
“北伐未成,天下未定,便征伐海外,今上意欲何為?”回到府邸,鄭經便沉下了臉,對著心腹官員徵詢著答案。
馮錫範沉默了半晌,開口說道:“今上於西南的舉動倒與現在頗為相似,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