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人雖然勢大,然未團團圍困,此與當年頗有些類似。”郎廷佐沉吟著說道:“偽宗室狡詐,援軍若趕來,入城前需仔細甄別,勿使賊人混入。”
“總督大人想得周到。”朱國治投桃報李,拱手恭維道:“賊人假扮詐城,卻是有先例的,正該嚴加防”
“轟!”的一聲炮響,打斷了朱國治的馬屁,眾人臉色一變,郎廷佐強作鎮靜,命手下出去打探。
“轟,轟,轟”連續的炮聲接連傳來,廳中人坐立不安,卻還強自忍耐,昂邦章京柯魁卻不管這個,起身大步走了出去。
不一會兒,訊息便打探回來,明軍在城南開炮轟城,目前為止,城牆損壞不大。
“想以炮轟震懾,使我軍心大亂,賊人打的如意算盤。”郎廷佐聽到沒有危險,立時又精神起來,笑著說道:“技止此耳!諸位,下去各自佈置吧!待我援軍四集,再來一次反敗為勝,則是大功一件,亦可彪柄青史啊!”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南宋景定二年,蒙古中統二年(1261年),蒙軍攻破成都,宋軍退守重慶,彭大雅出任重慶知府。為防禦之需,彭大雅竭盡全力拓修重慶城,向北擴至嘉陵江邊,向西擴至今臨江門、通遠門一線,範圍大致比李嚴擴建的江州城擴大了兩倍,奠定了此後直至明清重慶古城的大致格局。
“賊人圍三闕一,亂我軍心,此計毒矣。”清廷四川巡撫高民瞻扒著城牆,望著遠處的明軍,喃喃自語。
十一月二十七,進逼重慶的兩路明軍於上游合江地區會師,然後由西南方向向重慶壓了過來,在南紀門、鳳凰門、金湯門、通遠門外紮營立寨,開始做攻城的準備。
面對著人多勢眾的明軍,以及赫然打出的晉王旗號,重慶清軍的軍心浮動得很厲害,要求趁明軍未合圍前確保退路,或者全軍撤往保寧。
“賊人水師不強,打的便是嚇跑咱們的主意吧?”向化侯譚詣皺著眉頭說道:“或者,在下游還會開來水師助戰?”
夔東十三家第二次圍攻重慶時,本來形勢一片大好,高民瞻已經棄城而逃,正是因為譚詣、譚弘率部叛變,使得戰局逆轉。前一次炮轟,偏巧炸死了降清後被封為慕義侯的譚弘。兔死狐悲,加上譚詣反覆,已不見容於明軍,更害怕城破被殺。
高民瞻眼皮跳了一下。那次炮轟依然使他心有餘悸,如果真的再開過來,重慶的北渡退路便會被切斷,除了全軍覆滅,怕是再沒有別的結果。
城外明軍足有四五萬人馬,又是名將李定國統率。重慶守軍已是人心惶惶。高民瞻等人更是心中清楚,清軍主力正在長江中下游與明軍激戰,保寧守軍亦是不多,根本指望不上什麼援軍。
“若我軍兵敗重慶,則保寧勢不可守,朝廷在西南再無立足點。”建昌總兵王明德在旁建議道:“莫若北渡,憑恃大江之險,阻擋賊軍。”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高民瞻搖頭。心中還猶豫,棄城而逃的罪責自己能承擔嗎?
“重慶孤城,已如雞肋一般,在此折損全軍,徒勞無益。”王明德見高民瞻已經動搖,又添一把火,“昔日偽蜀王猖獗之時,朝廷曾有敕諭。命大軍駐劄漢中,保固地方。整頓兵馬。可見朝廷是以確保陝西為目標,四川可置外也。”
“大人身為巡撫,自有守土之責。”向化侯譚詣附和著說道:“然大人為四川巡撫,非重慶巡撫。在賊人勢大之時,撤兵保寧,保川北不失。亦是有功。況川北為漢中門戶,有川北後得有漢中;無川北不第無漢中。保寧一隅屯聚朝廷糧餉,大人受西南重寄,豈得棄而不顧?”
“若朝廷降罪,卑職等願與大人共擔。”重夔鎮總兵程廷俊也在旁幫腔。
高民瞻想了一會兒。無奈地嘆了口氣,這位有過棄城而逃前科的傢伙,終於還是決定故伎重施。
“是時候從重慶退兵了。”高民瞻環視眾將,沉聲說道:“吾馬上向朝廷奏報情由,然後便北渡撤軍。諸位可願附署否?”
“卑職願附名。”
“末將願附署。”
面對著一片贊同之聲,高民瞻心中嘆了口氣,軍心如此,哪堪一戰,還是跑吧!可作為一個官場老油條,高民瞻深深地體會到,逃跑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種藝術。或者把跑意深藏不露,或者把跑說成顧全大局,太露骨了,面子上過不去,性命也難保。現在有了理由,又拉上一幫人附署,法不責眾,估計處罰不能太重了吧?
“攻下重慶後,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