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8部分

和常山國,率軍退入幷州,藉此保全實力,希望得到李利的首肯和支援。只不過他還沒有機會說,是以李利此時並不知道他的打算。

議事開始,李利詳細詢問了孫策遇刺的經過,又問了孫策病危之際江東的局勢發展,以及眼下江東的局勢;李儒逐一作答,解釋得十分詳盡,幾乎是將細作打探到的所有情報全部整合出來,詳詳細細地陳述一遍。

透過李儒的講述,李利瞭解到孫策遇刺及江東局勢動盪都已經過去三個多月了。孫策遇刺之後性命垂危,瀕死之時將江東基業託付給孫翊,孰料孫策前一天嚥氣,第二天孫翊便再次遇刺身亡。

孫翊是被帳下部將直接從背後偷襲下手,一劍穿心,當場身亡,隨後部將被親兵亂刀剁成肉泥。

ps:衷心感謝:驍騎第四位堂主“溫柔三胖”書友的鼎力支援,多謝!

第190章 老而彌堅騎虎難下

孫翊死後,江東局勢大亂,一眾江東文武分成數股勢力;一部分人擁立孫策的四弟孫匡繼位,一部分擁立孫朗繼位,還有一部分擁立孫策的五歲大的兒子繼位,甚至還有人提議討回被李利扣押在長安的孫權提領江東。

四股勢力各執己見,寸步不讓,吵得臉紅脖子粗,打得頭破血流,卻仍是據理力爭,互不示弱。

從古至今,為人臣者最大的功勞就是擁立之功。

這是一本萬利的買賣,也是一錘子買賣。一旦成功,功名利祿隨之滾滾而來;若是失敗,下場將是極其悲慘的,數十年的辛勞毀於一旦,家破人亡。是以事關自身利益,誰都不會讓步,即便爭得頭皮血流,也在所不惜。

混亂持續了一個多月,最終由江東老將程普、黃蓋等將領和張昭等文官達成和解,共同擁護孫策的兒子繼位,提領江東。因少主年方五歲,不諳世事,故而由程普、黃蓋、韓當和張昭、張紘等五人輔佐少主,即輔政大臣;程、黃、韓三將掌管軍隊,張氏兄弟主持政務。

至此,江東局勢漸漸穩定下來,但是連番遭遇沉重打擊之下,江東軍士氣低靡、人心渙散,實力大不如前,再不復之前的強盛。

不管江東的局勢如何變化,李利都是鞭長莫及,有心無力,根本插不上手。而他得知江東鉅變之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既然江東局勢混亂,勢必難以保守秘密。無力阻止訊息洩露,為何西涼斥候竟在三個多月之後才將訊息傳出來?

是誰封鎖了江東內亂的訊息。並大肆捕殺各方細作和眼線?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江東內亂對誰最有利,就是誰幹的。

因此。暗中封鎖訊息之人呼之欲出,正是與江東僅有一江之隔的荊州劉表劉景升。

“劉景升?”沉思之中,李利意識到這一切竟然都與荊州劉表有著直接關係。確切地說,孫策和孫翊兄弟二人相繼遇刺、江東內亂、西涼細作遲遲無法傳回訊息,等等疑團的背後居然都有劉表的影子。前兩者之中可以隱約看到劉表的影子,而後者則是拜他所賜,就是他做的;除了他之外,沒有第二個人選。

“想不到啊,這個馳名天下的老好人。垂垂老矣的劉表竟然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哪!不動一兵一卒,悄無聲息之中,竟將孫氏一族和江東群賢玩弄於鼓掌之中,彈指之間便捕殺我西涼數百細作和眼線。當真是好氣魄,好手段,老而彌堅!”說到這裡,李利話音一頓,滿臉陰沉地咬牙切齒道:“老而不死是為賊!”

李儒、李玄和鞠義三人深以為然地輕輕點頭,李儒有感而發的接聲道:“主公所言甚是。據細作傳回的訊息上看。如果說孫策遇刺與劉表並無直接關係的話,那緊隨孫策之後孫翊再度遇刺,絕對是劉表所為。而我軍細作在長達三個月的時間裡居然沒有傳回任何訊息,除了荊州劉表封鎖長江北岸並大肆追殺之外。再無第二種可能。”

李儒話音未落,李玄接話道:“遠不止如此。文優之前通報軍情時,微臣就在想。如果說我軍細作和眼線全是在江北受阻,以致這麼重要的訊息遲滯了數月之久。未免太過兒戲。須知揚州半數郡縣早已在我軍掌控之中,完全可以避開荊州。從廬江將訊息傳出來,無非是延長几天時間而已。由此不難看出,荊州劉表早已將手伸進江東,在江東境內廣佈細作和眼線,不斷製造事端,煽動江東內亂,還派遣大量刺客沿江狙殺我軍細作,封鎖長江兩岸,從而將江東動亂的訊息封鎖在長江以南。

直到江東局勢趨於穩定之後方才罷手,故意將江東內亂的訊息散播出來,如此我等方知江東遭遇動亂鉅變,短短三個月間江東已數度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