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寧都起義的部隊相信日本士官生、留洋生和保定、黃埔二期的人。因此,我們要搞些假洋鬼子去,否則壓不住臺。肖勁光去當五軍團政委,劉伯堅去當政治部主任,黃火青、左權去十四、十五軍當政委,你到十三軍當政委。”這時,劉伯承插話說:“毛主席叫我接你的紅校工作。

我從上海剛到這裡不久,對紅軍的情況還了解不多。”這是劉伯承與何長工初次見面,少不了各敘仰慕之情。劉伯承說:“1930年7月,我和左權在蘇聯學習時,聽共產國際的老頭們說,你們開啟了長沙。英國記者報道說,紅軍是一支有組織、有文化、戰鬥力強的部隊。”何長工向劉伯承介紹了紅校的現狀,交代了工作。毛澤東對辦好紅校非常重視,他說:“新舊軍閥很懂得有權必有軍,有軍必有校這個道理。蔣介石中央軍的構成有幾個系統:一是保定系,如陳誠;一是日本士官系,如湯恩伯等;一是他的黃埔系,如胡宗南等。張作霖在東北,蔡鍔在雲南,程潛在湖南,都抓講武堂。我們要把紅校辦成‘紅埔’,要鍍這個紅點子,把紅校辦成培養幹部的基地。”劉伯承表示不辜負黨的重託,一定盡力把紅校辦好。

紅軍學校校部在瑞金城裡謝氏祠堂,各學生連住城南校舍。劉伯承主持的紅校第二期於2月1日開學。政治部主任是周以慄,鄧萍主持訓練工作,有15名專職教員。學校教職學員1330人,其中學員783人,分三個科:步兵科,編三個連,第一連連長龍雲,指導員張華;第二連連長彭紹輝,指導員石衡中;第三連連長粟裕,指導員劉西平。政治科一個連,連長郭耀山,指導員伍修權。特科三個連,即機槍連、工兵連、炮兵連。

在教育方針上,汲取了第一學期成功的經驗,強調一切從紅軍的實際情況出發,反對本本主義。這些寶貴的思想,儲存在1932年5月25日經劉伯承指導寫成的紅軍學校給中央的工作報告中。報告中強調:“不能夠本本主義全套應用蘇聯紅軍的戰鬥條令和其他軍事教程。而反動軍隊的典範和教程,則更不必說了。”儘管教員少,教員的科學知識、軍事理論和作戰經驗淺弱,又缺乏參考書,劉伯承還是儘可能提高教學質量。他把教員組織起來,親白領導編寫了一批教材。他對教員們說,編寫戰術教材的根據,是“目前紅軍的編制,現在的火器裝備,紅軍作戰的物件,文化程度,地理條件以及在發揮數年來遊擊動作中得到的寶貴的經驗。”教員們編寫出教材初稿,他親自修改審定。為了不耽誤上課使用,他經常加班加點。夜深了,在簡陋的校長辦公室裡,一燈如豆,他坐在桌前,時而圈圈點點,時而奮筆疾書。人們看到他這種工作精神,無不為之感動。在他的帶動下,教員和工作人員們都更加勤奮了。在不長的時間裡,編寫了《步兵教程》、《炮兵教程》、《坑道教程》、《防敵進攻戰鬥要領》、《夜間戰鬥》、《迫擊炮講義》、《機關槍班排戰鬥》、《排教程述要》、《劈刺教範》、《兵器摘要》、《爆破摘要》等。僅3月份就裝訂出版軍事教材9種,計6249冊。

入學的紅軍幹部大多文化很低,據當時統計,不識字的有百分之三十以上,少識字的有百分之四十以上,能寫簡單書信帳目的不過百分之二十左右。

針對這個特點,劉伯承採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把軍事知識“從各方面灌注到學生的腦中去”。在教學方法上,他要求教員課前提出綱要發問,課後提出中心問題組織學員討論;中心段落重複講解,以加深學員的瞭解程度和記憶效率。在教學手段上,他因地制宜地提出用圖解或模型來配合語言講解;用沙盤作業和實地演習來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他特別強調學用一致和知識的連貫性,要求講完一段課,接著就進行這一段課的沙盤作業和實地演習;所講的課,所進行的操作,“都要設法幫助學生縱橫貫串起來,使其腦力成為有組織的系統化”。

一次教員講射擊原理,講到彈道是弧形的,向不是直線,有的學員老是理解不了,總覺得彈道應該是一條“直道道”。恰值劉伯承在場聽課,就即席舉例說:“你們觀察過頑童撒尿嗎?你看那個‘彈道’是一條直線呢,還是弧形的呢?”這個妙趣橫生的例子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疑難之點也就豁然貫通了。

劉伯承親自講地形學,他把學員拉到學校附近的小布腦山上去講,一面看地形圖,一面研究實際的地形地貌,學員理解得快,印象深。他還講標圖的箭頭要有力,象是部隊殺出去一樣。他劃箭頭的姿勢,至今仍保留在聽過他講課的學員的印象中。

劉伯承還根據毛澤東、朱德親自指揮的一、二、三次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