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委認為,要保持戰役的主動權,必須儘快消滅黃維兵團。為此,12月10日,總前委向部隊發出指示:我軍當前的作戰任務主要是在傾全力吃掉黃維兵團的同時,也要看住杜聿明集團。
為了儘快殲滅黃維兵團,使中原野戰軍騰出手來與華野一道來解決杜聿明集團,總前委決定將華野的第3 縱隊和第13縱隊、魯中南縱隊投入到對黃維兵團的殲滅作戰中。
面對解放軍日益加強的攻勢,蔣介石一面催動各路大軍前去增援,一面令參謀總長顧祝同親自出馬,前往雙堆集,為黃維打氣。
在蔣介石的催促下,顧祝同乘飛機飛臨雙堆集陣地上空視察,並和黃維通了電話。
一聽是顧祝同的聲音,黃維忙不迭地求助道:“總長,雙堆集的形勢十分危急。請轉告委座,如再不派援軍,12兵團就將不復存在了。”
顧祝同回答道:“培我,委座不僅要光亭立即增援你,而且從白長官那裡調來了第14兵團,前來解救你。你一定要站穩腳跟,就地固守,擴大佔領區,只有這樣才有希望。”
經顧祝同這麼一打氣,黃維、胡璉心中頓時又充滿一希望,立即下令調整部署,加強防禦,並將所有的汽車裝滿土,同被打壞的坦克一起,排列成陣,構成了城牆般堅固的野戰防禦工事。
就在黃維加強防禦的同時,總前委也就如何打破黃維的防禦體系進行了認真的討論。
性格直爽的陳毅首先說道:“黃維依靠他的鋼鐵裝備,想在我們面前擺上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我就不信我們的鐵拳就打不垮他的鋼鐵防線。”
“是啊!黃維兵團是國民黨軍的精銳部隊,武器全是美式的,尤其那個18軍是陳誠的起家老本,我們可不能輕視他呀廠向來處事持重的劉伯承說道。
一直在形勢圖前默默地站著的鄧小平轉過身來說:“黃維兵團是很難打。但是,解決黃維兵團,是解決徐蚌全部敵人66個師的關鍵,我們必須儘快解決他,否則會影響我們的整個戰爭程序。”
接著,鄧小平轉過身去,指著地圖說:“你們看,要解決黃維,我們還必須要看住杜聿明,千萬不要讓他跑掉,也不能讓他增援黃維。同時,還要阻住李延年、劉汝明,不能讓他們再往北前進一步,他們離雙堆集已經很近了。我們的胃口很大,任務也很重。”
聽了鄧小平的分析,劉伯承風趣地說:“這好比一個胃口很好的人上了酒席,嘴裡吃一塊,筷子上扶一塊,眼睛又盯著碗裡的一塊。現在我們要吃一個,挾一個,又要看一個。”
“我們就是那個胃口很好的人了。”陳毅笑著說道。
“我們有好胃口,還要有更好的頭腦。”鄧小平說:“從敵人固守著眼,我們惟有集中火力,各個分割殲擊,準備從10天以至更長的時間來解決黃維,此種計劃是穩當的和可靠的。”
“是啊,對付黃維這個老冤家,我們不僅要有很好的頭腦,而且還要充分估計敵人的實力,必須使自己保有餘力,足以應付任何意外的情況。”劉伯承補充說。
經過討論,總前委決定調整作戰部署,並制定了新的作戰方案。
在作戰部署上,將包圍黃維的中野主力和華野部分縱隊分成東、西、南三個集團。陳賡第4 縱隊、秦基偉第9 縱隊和豫皖蘇獨立旅為東集團,擔任主攻任務,對雙堆集以東的陣地發動攻擊,以陳賡為總指揮。
以楊勇第1 縱隊、陳錫聯第3 縱隊和周志堅的華野第13縱隊為西集團,陳錫聯為總指揮,對雙堆集以西之敵陣地發起攻擊。
以中野杜義德第6 縱隊、華野成鈞第7 縱隊組成南集團,以杜義德、王近山為總指揮,負責攻擊雙堆以南的敵軍陣地。
在調整作戰部署同時,我軍也改進了戰法,避開敵軍猛烈的火力,採取迫近作業,透過挖掘大量塹壕、交通壕,伸向敵軍陣地,縮小對敵的包圍圈。逐步消滅了雙堆集外圍的敵軍一個又一個支撐點,將黃維兵團壓縮在以雙堆集為中心的狹小地區內。
龜縮在隱蔽部裡的黃維,整日沉浸在昏昏的冥想之中。按蔣介石的原有意圖,是把第12兵團使用在華中方面,以確保武漢和阻止解放軍南渡長江。由於華東戰場危機,蔣介石慌不擇路,將第IZ兵團拖上了徐蚌戰場。誰知走上徐蚌戰場後,就開始了12兵團的背運時期。
第12兵團從角山匆匆出發時,各軍都還未召集齊整,作戰準備不足,人員武器糧彈俱未經過大戰前的縝密調整,官兵情緒低落;一路上又不斷遭到解放軍的阻擊,十分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