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又幸暗�6 縱隊、華野第7 縱隊、陝南第12旅,淹沒在周莊一帶的硝煙炮火中。

中原野戰軍從艱苦的阻擊戰,到此刻發起總攻,已傷亡兩萬餘名將士,但整個部隊堅決響應劉鄧首長“打下黃維,直搗南京,解放全中國”的決戰號令,人人宣誓,全部做好了在黎明前倒下的思想準備。

於是,從轉戰大別山嚴酷的戰爭環境中錘鍊出來的鋼鐵戰士和用美式裝備武裝起來的黃維兵團,在這塊古人類生活過的土地上,拉開了殊死決戰的帷幕。李圍子、李士樓、小周莊。宋莊以及東西馬圍子一面面小紅旗如一滴滴鮮紅的熱血,染在了小李莊總前委作戰室的掛圖上。

解放軍圍攻部隊以層層剝皮的戰法,同黃維兵團展開激戰。至10日,攻佔了李圍子、李士樓、小周莊、寧莊等村落,黃維兵團大部就殲,黃維手裡能用於突擊的兵力包括主力第18軍在內只剩下不足6 個團。當然,最後消滅這些部隊還需要一定時間。

至此,在淮海戰場上,中原野戰軍包圍黃維兵團10多萬人,華東野戰軍包圍杜聿明集團30多萬人,而蚌埠李延年兵團為解黃維兵團之圍再次北進,並有蔣緯國指揮的裝甲部隊參加攻擊。由華中“剿總”抽調宋希濂兵團的第20、28軍亦由鄂西經長江向浦口開進,準備由蚌埠北援。另外,在上海集中待命的數十艘船隻,也有可能北上接出平津地區華北“剿總”蔣系中央軍委轉用南線戰場。

面對這種局面,劉伯承、陳毅、鄧小平認為,必須首先集中力量迅速殲滅黃維:杜聿明兩股敵人中的一股,以保持主動,如同時打兩股敵人,則需較長時間,屆時,援敵趕到,就可能陷入被動。

粟裕、陳士集、張震也這樣認為。粟裕分析,殲滅杜聿明的作戰估計還需要半個月至20天,目前中野和華野同時分三個戰場作戰,兵力均感不足,建議從包圍杜聿明集團的華東野戰軍中抽出若干縱隊,投人對黃維的圍殲,而對杜聿明集團則暫取大部守勢區域性攻勢,待殲滅黃維兵團後,中野負責阻擊蚌埠李延年、劉汝明、宋希濂部的增援,華野再集中力量解決杜聿明集團。

兩個野戰軍的首長想法不謀而合,隨進行緊急電話磋商,最後決定:從華東野戰軍再抽調1 個縱隊加入打黃維兵團的作戰,先殲滅黃維兵團,並阻止杜聿明集團南逃,同時增加蚌北阻擊李延年兵團兵力。從12月10開始,華東野戰軍以10個縱隊圍杜聿明集團,兩個縱隊南下加入中原野戰軍對黃維兵團的圍殲。劉伯承形象地比喻這一部署叫“吃一個,夾一個,看一個”,即吃掉黃維兵團,夾住杜聿明集團,看住李延年兵團。

隨即,根據總前委的決定,中原野戰軍調整對黃維的攻擊部署:——中野第6 縱隊、華野第3 、7 、13縱隊為南集團,由陳士第指揮,擔任主要突擊任務,殲滅敵第18軍及快速縱隊;——中野第4 、9 、11縱隊和豫皖蘇獨立旅為東集團,由陳康指揮,殲滅敵第10、14軍殘部;——中野第1 、3 縱隊為西集團,由陳錫聯指揮,殲滅敵第10軍一個師、第85軍殘部,華野魯中南縱隊為預備隊。

這樣,解放軍攻擊黃維兵團的兵力達11個縱隊30餘萬人,佔絕對優勢。

解放軍在發動軍事打擊的同時,透過廣播、喊話等多種形式,對12兵團展開了政治攻勢。

每天清晨,在開飯時,我軍陣地上便響起一片“叮吮叮恍”的碗筷敲打聲,並高喊:“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心發慌,三天不吃見閻王。”

不一會兒,我軍陣地上又說起快板:“李延年、劉汝明,蚌埠逃,杜聿明又被包了餃子,黃維的糧草吃完了,你們還是繳槍把命得!”

每當這時,國民黨士兵一個個從塹壕中伸出脖子,向解放軍陣地瞭望。想投降,卻又不敢。我軍得知這一情況後,在陣地前面,豎起一塊塊大門板,像城牆一樣,上寫著“優待俘虜”等大字標語。國民黨下級軍官看後像吃了定心丸一樣,消除了顧慮,每天晚上,都有國民黨士兵成群結隊地拖著槍爬到解放軍陣地上投誠。

72.敵我雙方“會診”黃維兵團

李延年兵團北進無望,黃維兵團處境十分困難。蔣介石為此愁腸百結,食不甘味。為了解救被圍的黃維兵團和杜聿明集團,他終於說服了白崇禧,從華中宋希濂第14兵團調出三個軍前往蚌埠地區,參加淮海作戰,解救黃維兵團。同時,蔣介石還準備了大量的船隻,以便必要時將華北部分敵軍從海上運到華東投入戰鬥。

面對蔣軍這一新動向,我軍淮海戰役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