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崇禎四年即天聰五年(1631年)七月二十七日,皇太極派兵從瀋陽出發,向大淩河城進軍。此時明大淩河城駐軍,有官兵1。4萬人,伕役商民約1萬多人,全城共計約有3萬餘人。守將祖大壽所部皆精銳,配備大炮,防守甚堅。但該城動工興建時間較短,雉堞僅修完一半,城中糧秣儲備不足,後金大軍驟至,倉促閉門御守。

八月初六日,後金軍分兩路:一路由貝勒德格類、嶽託、阿濟格等率兵2萬,經義州,屯駐於錦州與大淩河之間;一路由皇太極親率主力,經白土廠(場),趨廣寧大道,兵臨大淩河城下。同時,將新鑄40位紅衣大炮運往大淩河。

半年之前,即天聰五年(1631年)正月,後金仿造明朝從西洋引進的紅夷大炮,第一批共40門,在瀋陽造成,皇太極定名號為“天祐助威大將軍”,並將紅夷大炮改稱“紅衣大炮”。滿洲從此開始造炮。

皇太極鑑於寧遠、錦州攻城失敗的慘痛教訓,不再馳騎攻堅,而是施行“圍城打援”的作戰方略:“攻城恐士卒被傷,不若掘壕築牆以圍之。彼兵若出,我則與戰;外援若至,我則迎擊。”(《清太宗實錄》卷九)

皇太極命環繞大淩河城四面掘壕築牆:第一道,掘壕深寬各丈許,壕外築牆,高丈許,牆上加以垛口;第二道,在牆內距五丈餘地掘壕,寬五尺,深七尺五寸,壕上鋪秣秸,覆土;第三道,在各旗營外周圍挖掘深寬各五尺的攔馬小壕。層層包圍,嚴密佈防,大淩河城與外界完全隔絕。

在這種情況下,祖大壽不肯束手待斃,於是組織突圍。皇太極率軍四面包圍大淩河城,部署兩黃旗在北面,兩藍旗在南面,兩白旗在東面,兩紅旗在西面。南城的戰鬥打得最激烈,為什麼呢?因祖大壽企圖從南面突圍,以回錦州;明朝援軍也是從南面來增援。皇太極派他的哥哥莽古爾泰,還有濟爾哈朗守南城。因部眾損失最大,莽古爾泰大發牢騷,請求皇太極予以調換。皇太極很不高興,莽古爾泰也非常生氣,竟然衝著皇太極就要拔刀,後被眾貝勒制止。事後莽古爾泰也覺得失禮,晚上來到皇太極大營,以白天飲酒過量狂言失態向皇太極請罪,遭到拒絕。不久,皇太極藉故把莽古爾泰囚禁起來,後來莽古爾泰暴死。這樣,“四大貝勒”就少了一個。

從八月初十日到九月十九日,祖大壽先後組織了四次突圍,均失敗。同時,後金軍用紅衣大炮轟擊大淩河城,摧毀城上雉堞、敵樓。祖大壽閉門待援,不再突圍。這時,大淩河城已經被圍困一個多月了。

大淩河的緊急軍報,報到錦州。大學士、督師孫承宗抱病馳赴錦州,派遣團練總兵吳襄、山海總兵宋偉與遼東巡撫丘禾嘉合兵前往救援大淩河城。而後金軍在圍困大淩河城的同時,早已分兵設伏,阻截援兵。明軍曾四次救援,後金軍則四次打援。在大淩河城外,增援與打援,雙方戰鬥,異常激烈。其中,戰鬥規模最大的、最激烈的是第四次。

九月二十四日,明軍第四次增援大淩河城。明太僕寺卿、監軍張春,山海總兵宋偉,團練總兵吳襄,率4萬多馬步兵,由錦州城出發,往援大淩河城。二十七日,兩軍接觸,明總兵宋偉、吳襄見後金軍不戰而退,以為怯懦,更由於急著增援,於是命令四更起營,直趨大淩河。兩軍交戰,“火器齊發,聲震天地,鉛子如雹,矢下如雨”。後金軍縱騎衝鋒,前鋒兵多死傷。宋偉與吳襄不能配合,各自為戰。皇太極指揮左翼軍逼攻吳襄大營;並以佟養性炮兵發大炮,放火箭,轟擊其營。吳襄營毀,失利先走。宋偉營勢孤。後金右翼軍來攻,衝入宋偉軍營壘,明軍遂敗,兵潰逃遁。後金軍預設伏兵,截住吳襄軍與宋偉軍的歸路,明4萬援軍盡被殲滅。監軍張春、副將張弘謨等33人被擒。

皇太極打敗明援軍後,集中心思,加緊逼誘,逼迫祖大壽投降。三、大壽降清

皇太極發動大淩河之戰的目的是:招降祖大壽,摧毀大淩河城。後金打敗明增援大淩河城的4萬大軍,為實現其上述目標準備了重要條件。

皇太極從八月十一日開始,先後五次發出招降書,勸祖大壽投降,都遭到祖大壽拒絕。他說:“爾不必再來,我寧死於此城,不降也!”(《清太宗實錄》卷十)

大淩河城中的軍民,從八月初六日被圍,到十一月初九日皇太極進城,其間被圍三個多月。本來,大淩河城正在築城之中,並未正式部署固守,城中糧秣、柴薪、槍械、火藥等,都沒有做長期儲存準備。因此,大淩河城內的官兵、伕役、商人、軍馬等,碰到的最大困難是糧秣與柴薪奇缺。

祖大壽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