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部分

隨著朝鮮戰爭的發展,中國的主要戰略利益轉為確保其重要工業基地東北三省南部的安全。這一工業基地是從日本人手中接管過來的。

當美國軍隊於9 月進逼三八線向北挺進直指鴨綠江時,他們清楚地表明,其作戰目的從制止北方軍隊入侵變成極不明智的以武力統一整個朝鮮。這一軍事計劃起源於麥克阿瑟將軍的軍事勝利,而華盛頓對此也表示默許,但它忽視了一點:中國需要一個起戰略緩衝作用的鄰國,從而避免在東北工業基地的邊境上與一位宿敵形成對峙。中國明確發出警告,表示將不會坐視不管。10 月中旬,林彪摩下第四野戰軍的一部組成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秘密渡過鴨綠江進入了北朝鮮。11 月下旬,志願軍突襲美軍並切斷美軍各部之間的聯絡,迫使後者向漢城以南退卻。

但是當中國欲以人數上的優勢以武力統一整個朝鮮時,這一努力受到聯合國軍隊的火力壓制。最終雙方在三八線附近形成了對峙局面。停戰談判於1951 年7 月開始,在停火線附近的板門店延續了兩年。在此時期戰鬥仍在繼續,入朝作戰的中國軍隊得到了蘇聯重型武器裝備的援助。中國人民解放軍已於1950 年進入西藏,經過一年的戰爭,在那裡平息了戰亂恢復了控制。此後,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建設採用了蘇聯模式並得到蘇聯的幫助。中國按照蘇聯制式組建起一支職業軍官隊伍,它指揮著250 萬人的正規部隊。

但蘇聯的援助是有代價的。1950 年,中蘇間仿照東歐模式成立了“合股”公司,共同開發新疆礦產資源並開展其他合作專案。但在1953 年斯大林逝世後,所有專案全部廢止,蘇聯人也逐步放棄他們在中國東北鐵路幹線和旅順港海軍基地的特殊利益。

在工業化過程中,蘇聯的經驗技術起初曾給中國以極大的幫助。成千上萬的中國學員前往蘇聯接受培訓,許多蘇聯技術人員則來到中國幫助建設幾百個工業專案。得到蘇聯貸款的支援,中國的外貿模式發生了180 度的大變化,其貿易伙伴由西方國家和日本變成了蘇聯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中國得到了關鍵技術上的重要幫助以及不計其數的軍事裝備和重要裝置,但同時也背上了沉重的債務。當時的貸款是用原材料償還的。中國效仿斯大林時期蘇聯工業發展模式的能力受到一些特殊條件的限制。50 年代初期當中國開展自己的五年計劃時,國內狀況與其說近似1928 年的蘇聯,不如說更為接近l9 ( X 〕 年的俄國。1 峨刃年時,俄國人均擁有的生鐵、鋼材、棉產品數量和每平方英里鐵路線的長度,都大於中國在1952 年的數字。同時,蘇聯還擁有一支更龐大的受過現代教育的技術專業人員隊伍及遠為發達的教育體系二犧牲農民利益來發展重工業的蘇聯模式並不真正適合中國國情,中國過多的人口(根據1953 年的人日普查達到了5 。 83 億,並且每年遞增1200 萬到!《 刃萬)加lt -可開發新增土地的相對缺乏,意味著中國人[: 上對糧食供應產生的壓力比幾卜年前的俄國更大C

三、通向社會主義的鬥爭

中國的社會革命曾試圖從根本上把農民轉變為城市居民,並將群眾引人政治生活。但是中國農村還不是汽車文明的一部分。它所關心的事務來自一個更加簡單的時代:如何生產出足夠的糧食來養活人口以及如何分配這些糧食。除了饑荒和疫病,中國農民自古以來最大的敵人就是統治階級。極少數特權階層利用其所受教育和擁有的社會關係古有土地並壟斷官職。既然統治階級通常在城市裡向村莊發號施令,毛澤東取得政權之後的問題便是如何將政權的影響深入到農村,並在那裡發動革命。如果它的力量不能達到農村並改變它們,農民就會保留過去統治階級的舊思想(如受過教育者可以統治別人等等),這樣,古老的鄉村今後依然有可能迎納新的統治階級:)毛澤東領導的革命希望透過改造人民達到改造社會的目的,因此漸漸成為各種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和階級利益之間受到適度控制的一場鬥爭。

這場革命的一個特徵是道德和政治的交融,以致每項政策的失誤往往源自政策制定者思想道德仁的問題。》 這從古代儒家的觀念來解釋,是行為方式為個人品德的體現;用馬克思主義術語來表述,是理論與實踐相統一C 這種思想和行為的統一在人民共和國及以往的儒教封建國家中同樣可以實現,或至少可以作為一個實現目標。它和政治權力相結合而成為衡量思想道德的權威。正女11 理論和實踐在中國人的觀念中互相滲透,意識形態也必須隨著事態的發展轉變它的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