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扒蟀踩�U稀�1954 年9 月,美國發起建立了一個集體防禦組織“東南亞條約組織”,其成員國有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菲律賓、泰國和巴基斯坦。華盛頓也與漢城政權(1953 年10 月)及臺北( 1954 年12 月)當局簽訂了聯合防務條約。這樣,當國共雙方在廈門海岸金門島的對峙於1955 年初演變為軍事危機時,中國在朝鮮、越南和臺灣、西藏的活動遇到了美國領導並進行經濟支援的反共活動的干擾。在早期的軍事對抗之後,雙方迎來了更多依賴外交溝通的時期。在1954 年4 月至7 月召開的日內瓦會議上,周恩來會同各大國的外交部長們就法國勢力撤走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進行了磋商。其間中國與緬甸和印度進行談判,周恩來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一原則也成了1955 年4 月有29 個亞非國家參加的萬隆亞非會議的主題。在“萬隆精神”的基礎上,中美雙方從1955 年8 月開始進行大使級的階段性談判。雙方總共在日內瓦進行了73 次談判,之後於1958 年到19 必年間轉移到了華沙,又進行了58 次會談〔 。
但這一較軟的外交路線很快又硬了起來。1957 年8 月蘇聯發射了第一枚洲際彈道一導彈,同年10 月又把第一顆衛星送上了地球軌道。帝國主義一時似居下風。11 月,毛澤東赴莫斯科參加十月革命40 週年慶典。這是他第二次離開中國;、毛澤東宣稱現在“東風壓倒了西風”,呼籲社會主義國家在東西關係中採取挑釁姿態。j 這一號召很快就體現在臺灣海峽的局勢上。美國已於1951 年幫助國民黨軍隊恢復了軍事力量。此後國民黨當局不斷增加對大陸的騷擾,向大陸派遣特務、進行航空偵察或派飛機散佈傳單,甚至還派遣了武裝突擊隊衝擊大陸海防〔 )他們加強了金門島“前線”的防務,在那裡駐紮了國民黨軍隊總兵力的1 / 3 。這最終造成共產黨在1958 年8 、9 月間做出炮擊金門的反應,引發了第二次金門危機。後來炮擊雖然中止,但是國民黨守軍只保住了一片焦土。國民黨當局把金門島看成他們在大陸上的最後一塊屬地。
在另一個地區西藏也重新爆發了武裝衝突。中國政府在那裡推行社會主義革命。達賴喇嘛出逃印度之後,1959 年3 月拉薩發生了暴動,但被中國駐軍鎮壓下去。次年夏,中印兩國在喜馬拉雅山脈東西兩端的邊界摩擦升級,到1962 年發展到了短期戰爭。中國重新控制了新疆和西藏之間的戰略通道,儘管後來證明是印度先挑起爭端招來中國粉碎性的迅速反擊,但在當時西方看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先製造事端。
四、“文化大革命”
宗派分裂
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人民頭上加了一套官僚機器。但不管是社會主義改造、“大躍進”還是人民公社,都沒有滿足人民的經濟需求。隨著人民群眾不滿情緒的增長,黨內會議上關於是否採用其他政策的爭論日益激烈。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統治一旦確立,它的團結統一就開始受到決策壓力的考驗,而這一壓力隨著中共放棄蘇聯模式的工業化道路而逐漸增大。在這種形勢下,一些主要領導人開始提出可能採取的政策。其中毛澤東持有一此觀點,而劉少奇與鄧小平持有不同看法。毛澤東的早年生涯使他養成一些獨特氣質,如獨立思考和關心普通農民的疾苦等。20 年代早期和中期他曾與國民黨合作,1927 年國共分裂後他懂得了軍事力量和游擊戰術的重要性。在這兩個時期中,他都不是黨的主要領導者。1935 年後在他領導共產黨的20 年裡,他的武裝鬥爭方式不斷取得勝利。由於革命需要強有力的個人領導,毛澤東的個人影響不斷擴大,但是在決策方面他總是旗幟鮮明地堅持一種路線而反對另一種。
源自歐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中包含有兩種對待革命的觀點:一種把歷史看成一出道德劇,革命即是道德改革;另外一種觀點把各種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物質意義上的技術發展看做促使新的生產力產生新階級的革命力量。在研究這一對同源主題時,毛澤東著重強調對社會平等和大公無私的精神追求,而劉少奇和鄧小平則看到了社會發展對於物質文明發展的實際要求。這後一種科學馬克思主義觀點認為,一個社會中諸如政治、社會和文化方面的上層建築是其物質基礎即生產關係的反映,只有生產關係改變了,上層建築才能得到改變。毛澤東所倡導的唯意志論和平民主義思想認為,人民群眾的意志力量一旦得到發動,人民就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從毛澤東本人的出身背景中人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