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構成的複合字,聲旁之字表示該字的大致讀音,而常居字左或其上的形旁則表示字義。如與樹木有關的幾百個字,像梨、枝、植、板、槍、梯等等,都由形旁“木”外加一聲旁組成。

今天使用的漢字大部分都是形聲字,因此這些字中的形旁就成為今天最常見的檢字法的基礎。在這套體系中共有214 個部首,大部分都是形旁,其下按筆畫排列同一部首的各字。如“梯”即在“木”首下七畫處。與西方字母排列相比,這種分類著實麻煩,有些字還只是勉強歸於某一部首之下,但它總算使雜亂的字海稍稍具備了條理。

漢字的優劣

與西方較為簡便的字母文字相比,漢字具有不少缺點。顯然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一能掌握漢字。而每個漢字都很複雜,平均每個字就有十二三畫,有些多達25 畫。在有能力閱讀簡單文字之前至少需要記住二三千漢字。強調死記硬背地認字,對中國人的教育可能造成某種束縛,儘管這對發展記憶力頗有好處。由於複雜,漢字比字母文字較難掌握,而只有少數上層貴族才-有可能學習文化知識。隨著當代教育的普及,漢字已日益成為讀寫的障礙。雖然中國人發明了印刷術,漢字印刷卻要比字母文字的印刷難得多,而且迄今為止,能夠列印漢字的小型印刷機或電腦猶未獲得成功。近來對常用漢字進行的簡化雖然不無幫助,但未能解決其文字本身的根本問題。

但在另一方面,漢字卻具有某些字母文字所不具有的優點。這種文字因其複雜性及象形特徵,比字母具有更多的美學價值。在東亞,書法是藝術的一大門類,也是所有形象藝術的母源,因為毛筆除了作為寫字工具之外,也是繪畫的工具。在中國,能寫一筆好字常常被看作是有教養的標誌。

漢字本身還具有一種字母文字所缺乏的生動性。如掌握了“安”、“好”等字,誰會忘記它們聽蘊含的原始意義呢?與硬性規定的字母文字相比,漢字似乎具有更豐富的內涵以及更微妙的韻味,這就使得漢語詩歌和散文具有一種字母文字難以望其項背的簡潔生動性。一經掌握,漢字甚至比字母文字更易於閱讀。

我們很難像中國古人那樣賦子漢字以神奇的魅力。書面文字總是優於口語:中國的史書中不乏奏章、策論和詩歌一類的名文,惟獨很少見到演說問任何成文材料,特別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文字,幾被視為神聖之物這也許能夠解釋為何東亞人在讀書和正規教育往往勝人一籌的原因吧。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東亞地區的文盲率也遠遠高於其餘經濟水平相彷彿、但文字較為簡易的國家和地區這絕對不是一種偶然的現象。

漢字的另一大優點是它能夠很容易地克服方言乃至更大的語言障礙,大凡受過教育的中國人,儘管可能聽不懂彼此的方言,卻能閱讀同樣的書藉,並且把這種漢語文言視為他們自己的語言。如果他們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國恐怕早就分裂為像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葡萄牙那樣的許多個國家了。中國之能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有一部分應歸功於他們的文字。

東亞文明更是有賴於這種語言,對漢字的熱愛與尊崇成為連結東亞各國的堅固紐帶。直到一個世紀之前,朝鮮、越南和日本的大部分書面材料都使用漢語文言而非本民族的文字,甚至今天中、日、韓二國的知識分子猶能認得對方書面材料中的好幾千字,儘管這些字的讀音並不一致。如果中國當年採用的是拼音文字,那麼東亞恐怕就不會像今天這樣成為世界文明中的一個獨特集團了。

四、商文化

甲骨文之外,安陽和其他商代遺址中最引人注目的發現當屬青銅器了。這些青銅器以兵器和禮器為主,往往有可觀的體積,看來是用陶範或木範澆鑄而成的。由於化學作用,這些深埋地底的青銅器銅鏽斑駁,反而平添幾分秀色。商代晚期的青銅澆鑄技術極其高超,說冠絕全球都不算為過。青銅器上的紋飾是純粹的東亞風格,以銅鼎為例,它們的風格可追溯到龍山文化的空足鼎器。有些禮器採用動物造型,如象尊,這是因為當時氣候較為暖溼,華北曾有大象棲居。

青銅器的主要圖案是婆餐,即牛、羊等動物的正面像,透過高度程式化的手法,以瘦削的線條描繪而成。在安陽出土的骨器和大理石雕像中我們也能發現同樣的圖案。這種紋飾與史前文明或西方古代文明的做法大為不同,因為後者通常只是以動物的側象為裝飾。然而,餐餐紋飾亦見於東亞和南太平洋其他一些國家及太平洋西北部的印第安人生活地區。這表明存在著一種環太平洋紋飾型別,而商即為其中最為古老的代表。少數早期青銅器上刻有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