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對胡人的征服其實已埋下了此時胡人征服中原的種子。歸降漢朝的匈奴部落在中國北部邊境地區定居下來,逐漸發展成為半農業社會。胡人以其嫻熟的弓馬作戰技術,亦成為中原軍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中國邊疆及防禦體系沿線就聚集了大量半漢化的胡人。這與晚期的羅馬帝國不無相似,因為後者的大部分邊疆地區和防禦部隊這時也同樣落到了日耳曼“蠻夷”的手中。

中國第一帝國解體之後,準農業區的胡人及北方的遊牧民族不費吹灰之力就突人了中原,他們在此尋找更好的牧場或搶劫殺掠。3 以年,匈奴中的一族宣佈獨立,306 年又洗劫了當時的國都洛陽,屠殺一了當地的30 萬名居民。在此之後的100 多年中,中國北方連續被不同的胡族所爭奪和佔領。只有四川憑其蜀道天險、長江流域和華南有江河天塹得以躲過異族的蹂箱二大批漢人為躲避戰亂紛紛南渡逃往蜀中或江南。結果,中國南方的人口比3 至5 世紀時陡然增長了好幾倍,同時該地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的融合也隨之加快了步伐口

南朝諸國

洛陽失陷的次年(317 年),司馬睿在建康(即南京)稱帝,史稱東晉。建康很快變成與洛陽相坍的大都市,漢朝的豪華生活方式在那裡又得到了繼承。不過東晉政權仍然很虛弱,一直受制於朝中的大將軍,而後者亦每打算篡位自立。東晉一心想收復北地,但每次北伐均未取得任何永久性的成果,而且在本國國內還時時面臨叛亂和宮廷政變的威脅。

最後,東晉大將劉裕於420年篡位稱帝,國號為“宋”,史稱“劉宋”,以區別後世的趙宋。接下來的150 年間,這種篡位的活劇又一再搬演:一次又一次的北伐失敗,一次又一次大將軍從幼主那裡奪來皇位 齊於479 年滅宋,梁於502 年滅齊,而陳於557 年滅梁,其速度之快,令後人歎為觀止。

300 多年來,各朝的開國之君均想重建漢時的大一統政權,但他們都遭到了失敗。每一朝代都是前一帝國的翻版,無一例外都是朝廷黯弱而完全受制於門閥士族,一如兩漢當年。漢朝的遺緒也許能苟延一時(正如在拜古廷衰微的東羅馬比西羅馬多延續了不少時光); 但漢朝本身卻一去不復返了― 至少漢人只憑一己之力是無法重振這一帝國了。正如拉丁人與日耳曼人共同締造了歐洲後世的歷史一樣,中華帝國的後世歷史也是由“蠻夷”與中原漢族共同譜寫的。

第05章 帝國的再生

一、中原文明所面臨的挑戰

六朝時期

東漢覆滅後為六朝時期,因為自222 年至589 年先後有六個王朝建都在南京。這360 餘年通常被視作反朝代迴圈而動的一段歷史時期,因為這是一個由治(統一)到亂,又從亂到治的一個過程。其間中國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外來文明的挑戰,其激烈程度也許只有19 世紀時期的中西文化碰撞方能與之比擬。最終中國透過將挑戰者融入本土文明而克服了這一危機,並且,在這種融合中又產生了一種更為豐富的新型中國文化和傲視兩漢的強盛帝國。

對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最大威脅來自北方諸胡和西域地區。胡人縱橫華北,而從印度傳入的佛教又對中國社會的思想基礎造成了威脅。不過挑戰主要還是來自內部。當時之所以產生五胡亂華的局面,正是因為漢朝的政治制度因其內部矛盾不可調和而導致崩潰之故。正是因為漢時雜蹂儒佛家思想、譴緯之學及法家的做法,無法滿足人們精神_上的需要,面對現實政治問題又無能為力,中國人因此便轉向了佛學。實際上,當時有頭腦的人在轉向佛學之前,已經屏棄儒家思想而轉向了道家思想。

東漢末年和漢魏六朝時期整個社會秩序都崩潰了,其情形與稍後的羅馬帝國不無相似之處,我們甚至可以稱之為原始的封建社會。其時王綱譭棄,大部分土地和農民流人大地主的手中,也有不少人託籍豪門大族門下以尋求保護。而後者也隨之加強了對他們的控制,於是佃農地位不斷下降而淪為事實上的農奴。赤貧的農民為躲避朝廷的賦稅和異族的統治,紛紛託籍豪門巨族以換取經濟安全和保護,但同時成為後者的家奴或客民,其中有的人甚至成為豪族的家丁(私人武裝)。這樣,家丁便代替了農村徵兵的制度。各豪門巨族都有自己武裝的莊園和角樓。異族的入侵、連綿不斷的戰爭與篡位禪代,舉族南遷併成為有組織的軍事或經濟集團,這些因素都促進廠社會軍事化的程序。

白給自足的大型莊園成為社會的主要經濟單位,而商品貿易卻因此而逐漸萎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