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4部分

人,又每一正軍又有負擔一個為一抄。元昊時國勢強勝。對外用兵,接連大勝。然後來亦屬窮兵黷武,因全民皆兵,皇帝因戰事曠日持久,縱是農忙時亦每每點集,百姓無暇耕牧,國力日衰。此前車之鑑也!”

“可是依今日內外情勢。我大秦國以武立國,既要有可戰之兵,又勿讓百姓疲憊才是二全之計。”趙誠道,“全民皆兵,不適於我朝,草原上的國家才會如此。但強敵在側,以國境之廣讓孤憂心忡忡。”

“百姓向朝廷交租納糧。本是天經地義地事情。出丁為國征戰亦屬本份。”王敬誠道,“今我朝百姓戰意熾烈。俱有為國主誓死效忠之豪情,又深知為國從軍即是保家衛民。國主眼下手中有兩萬上過戰場的賀蘭軍,宋平、鄭奇、郭德海各率一部駐守在外,衛慕將軍在玉門關練兵,又得五萬新兵。依臣拙見,我朝兵制既可行府兵制,又可行募兵制,兩者並行。”

“從之有何主張?”趙誠問道。

“朝廷授田於百姓,百姓承擔賦稅和兵役,一如唐時所行的府兵制。府兵之制,平時耕以自養,朝廷一無養兵之費,而有多兵之用,只需提供兵士口糧、兵甲;兵士皆出於耕田之家,非無業之遊民,一旦遣散,不致於無家可歸釀成禍事;三者,因為兵士非是將帥私人,因為將帥不可擁兵自重。”王敬誠道。

“這個與我朝眼下的情景何其相似。”趙誠點頭道,“孤雖喜雄兵百萬,但卻無養軍之財,朝廷是養不起百萬大軍的,我朝行府兵制為好。”

“唐時府兵之制雖好,然其存在之時,朝廷並無用時,因唐皇徵外,多用蕃軍。及至均田制崩壞,府兵制名存實無,武官不得升遷之門,民又視其為廝役,兵員枯竭。致使安史之亂時,國無可用之兵,安祿山因而可以直趨長安,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耶律楚材道。

“但眼下我朝卻是行府兵制之時,這大約是因為我朝剛立之故,既有田之授,又因朝廷正是用兵之時。”高智耀建議道,“國主不如行府兵制,朝廷可以從每戶中挑選弓馬技藝佳優者士從軍,戍守疆土及腹地城池。而募軍則常年征戰在外,外軍外戰,內軍內戰!”

“如今百姓從軍踴躍,朝廷雖對此極喜,但依臣拙見,國主不可全都招入軍中,一來所費糧草銀錢甚多,二來有的百姓家中只有一丁,卻因為國主厚賞軍士而神往,此風不可助長也。否則田地無人耕種,百姓不事生產,無異於窮兵黷武也!”耶律楚材道,“國主以往徵兵時,不分百姓家中丁口幾何,自是因為非常之時,百姓戶口極少,國主不得以徵召之。今日國朝初立,新拓之地百姓戶口增長不下七八倍,若還是不分百姓家中丁口多少,悉數徵召之,臣恐良田閒置。”

“尋常一男子,憑己之力不過可力耕田地四十畝。若是從軍,家中縱是良田萬畝,也於民於國無用。”王敬誠感嘆道,“昔日,國主事行權宜,今日萬萬不可自誇可用之兵極多也!”

耶律楚材與王敬誠這話其實是在批評趙誠。趙誠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當初,他打著各種名義讓百姓出丁從軍,又因為當時治下人口基數太少,這必然導致一些只有一丁之戶也被徵召了。精壯一旦在戰場上不幸戰死,讓百姓家中失去壯勞力,長遠來說將會一個大弊政。幸虧賀蘭軍的擄獲極多,趙誠也不貪財,出手大方。讓失去家中唯一壯勞力的百姓不至於缺少衣食。否則,百姓只會叫苦不迭了。

“諸卿所言甚善!”趙誠尷尬地笑了笑道,“孤欲將賀蘭軍轉為募軍,朝廷給其餉錢,以十五年為期,為國征戰,是為常備軍。另行府兵制,徵召勇敢果毅之士從軍,家有兩丁者。擇其一人,赴最近邊關守備之處從軍,朝廷僅給其口糧。無論是募軍還是府兵,只要是殺敵立功,皆以軍功賞賜。況且如今人口激增,朝廷也可從百中選一,既與民休息,國家又可得精兵保衛國家。”

“國主英明。”高智耀道,“臣以為,府兵既召。不如令其就近服役,如此既可為朝廷省去冗費,又因為士卒知道自己守衛地是自己的家鄉和父老鄉親,安敢不拼死力戰嗎?”

“臣附議!”王敬誠道,“我朝對外用兵。可以府兵守衛城池險要之處,不求攻城拔寨殺敵百萬,只求拒強敵不入。而諸如賀蘭軍等精悍騎軍則是縱橫大漠,千里奔襲,禦敵於國外之外也。”

趙誠又派人去問奉命在外的武官們地意見。

五原郡開國郡公、左驍衛上將軍何進上表言:

“府兵之制雖佳,然亦不過是農閒時徵召訓練,讓朝廷用兵之時無捉襟見肘之憾。

今國家新立。內政不穩,虎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