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幼稚園是用華語教學的。一天,我和各政黨委員會的委員到學校參觀,他以為我到學校去找他,便拿起書包準備跟我一同回家去。他這個舉動逗得在場每一個人都笑起來。過後華文報刊登了一張龍在幼稚園上課情形的照片,使華人普遍知道他受的是華文教育。我深信,我也認定三個孩子應當接受祖先語言文化的教育,這無形中給了我一種憑證,使共產黨人無從指責我。我那兩個較小的孩子瑋玲和顯揚也跟著龍,先進南洋幼稚園,然後升人南洋小學。後來,龍和揚都考進公教中學,玲則繼續升上南洋女中。他們三人完全受華文教育,但因為在家裡用英語跟母親交談,所以他們講起英語來,跟講華語一樣流利。他們從6歲起就補習馬來文,因此也掌握了馬來語。
當時我並不曉得我和芝是多麼幸運的父母。後來,我才發覺一個人要能有效地運用兩種語文,他的智商至少要達到l10(三語的話則至少要有125)。精通英語和華語兩種語文,要比精通英語和另一種歐洲語言困難得多。學習兩種語文帶來的難題,在往後40年裡一直糾纏著我們的教育政策,即使到今天也找不到令人滿意的解決辦法,也許永遠也找不到。
第17章 憲制會談始末
馬紹爾看過我在離開新加坡之前發表的談話,以為我在暗中破壞。當時他已在倫敦,在向200名馬來亞學生髮表演說時,對我發動了猛烈的攻擊,而且向學生們發出警告說,我正在把共產黨人引進人民行動黨,併為共產黨在1959年奪取政權鋪路。這並不是一個好的徵兆。但是,我並不是唯一和他鬧彆扭的人。
馬來亞聯邦的巫統領袖東姑的個性跟馬紹爾正好相反。他言行一致,絕對可靠。他不會自作聰明,也不會發表長篇大論的演講。他是一個很純樸坦率的人,對人的評斷一針見血。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懂得運用權力。他父親是吉打蘇丹。在父親王權庇廕下,他學會如何使人們遵從他的指示行事。其次,作為一個王子,他也得到聯邦九州統治者的絕對支援。這些統治者一致反對1946年英國政府所提的關於成立馬來亞聯邦的建議。最重要的是,東姑是個名副其實的親英和反共分子。他年輕時在英國度過九年的學生歲月,其中三年在劍橋大學攻讀法科,另外六年設法但從來不很用功使律師考試能順利過關。他的法科學位簡直是劍橋給的。他很講究飲食,善於交際,經常向我談起當年在英國的美妙時光。這對英國人來說是個轉折點。英國人發現,他是位能夠獲得馬來人的堅決擁護和得到許多華人與印度人的有力支援的本地領袖。
1955年7月,馬來亞聯邦舉行大選,東姑拉赫曼領導的巫統同馬華公會和馬來亞印度國大黨組成的聯盟,獲得全面勝利。接著,東姑和一些同僚便成為英國最高專員轄下行政議會的議員。這時候,馬來亞跟新加坡一樣,獲得有限度的自治。但是,他們跟我們不同點是,他們正同馬共遊擊隊作戰,只有依靠英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軍隊的協助,才能夠平定叛亂。此外,英國要求在馬來亞獲得獨立之前,必須結束緊急狀態。
東姑上任幾個月,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後,便說服巫統大會透過一項決議案,保證馬來亞最遲得在1957年8月31日獨立。這加強了東姑對付馬共的實力。他向馬共提出大赦建議:如果馬共放棄武裝鬥爭,他準備寬赦他們。這項建議促成東姑和馬共領袖陳平於1955年12月28日在吉打北部靠近泰國邊境的小鎮華玲舉行會談。會談只有一天,東姑拒絕陳平的要求,不肯正式承認馬來亞共產黨。陳平堅持說在東姑的條件下實行大赦,等於要馬共投降和蒙受恥辱。因此,他說:〃我們將繼續鬥爭到底。〃東姑則表示他決不讓步。
〃結盟〃與〃合併〃
1956年1月,東姑乘搭義大利郵船〃亞洲號〃從新加坡啟程前往英國倫敦出席憲制會談。途中,他告訴記者,馬紹爾認為新加坡如果同馬來亞結成聯盟,就應當享有平等的地位。他不同意馬紹爾的看法,假使新加坡獲得平等的地位,〃馬來亞本士的馬來人將會感到驚慌。英國人之所以把兩個地區分開,主要就是為了保護聯邦馬來人的利益〃。不過,他同人民行動黨看法一致,就是新加坡和聯邦的領導人應該舉行會談,討論兩地未來結盟的問題。《新加坡虎報》刊登這則新聞時,拉惹勒南在新聞導語中把〃未來結盟〃理解為〃未來合併〃。拉惹勒南確實大錯特錯了。東姑的想法有所不同,他要的不是兩個領土的聯合,而是安排兩個不同實體的聯盟。他不想要新加坡成為馬來亞的一個州,因為這會打亂馬來亞的種族均衡。他也不想新加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