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議會後,省、府、縣的參議會、協贊會和協理會是不是要取消?”
劉浩然到是沒有想到這個問題。設定這些類似於常委會的機構原本就是制衡地方權力的。現在有了奉議會,這些機構倒是顯得有些妾餘了。奉議會要議論。這些機構也要討論,這邊一耽擱,這時間耗二費不說,扯皮的事情就多了,是不是該取消這些機構,強化地方主官的職權?由於有了奉議會。地方主官多了一個最大的監督和牽制,如果不賦予他一定的權力,還真做不好事。
“百室所慮極是;上海試點時可以將縣協理會取消,加強知縣、主簿的權力,看看效果吧。”
又討論了眾多細節問題。桌子上已經堆積了厚厚的一疊紙,李善長半笑著感嘆道“此後大明的官恐怕更不好當了。”
原本大明的官就不好當,比起前唐宋那些清流御史的彈劾和監督,大明是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分權和監督制度。廉政公署不說了,擁有督法權和公訴權的都察院也時時盯著地方官府,還有擁有司法大權按察司這尊大神,處處鉗制著地方各級官府,現在又多了個奉議會,這官的確是越來越不好當了。
劉浩然淡淡地說道:“大明的官不是配亨特權,不是享受清福,卻是要幹實事的。有什麼樣的能力就去承擔怎麼樣的責任。否則身敗名裂,奪職絕仕還是輕的。聯就是要讓天下讀書人明白,大明的官不是榮貴清福之途,而是責比權重之踐。看住他們言行的不再是虛無縹緲的德,而是無處不在的法。聯倒要看看。他們明白之後。是不是還會那麼熱衷仕途,鑽營奉跑。”
劉浩然低下頭默然看著那堆紙半晌後才繼續悠悠地說道:“這些或許都是遙不可及,但卻是我為大明帶來的新夢想。或許我們將遇到種種困難,但是我們必須從最完美著手,從最壞處準備。”
過了兩日,劉浩然站在戰艦上看著在晨光中越來越遠的上海,悠悠地說道:“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
眾人不由轉過頭來疑惑地問道“陛下,”他們對這句現代詩都不是很瞭解其意思。
“君權給了我專制的權力,我卻用它去尋找民主。”劉浩然又悠然地說道。
眾人不由陷入了沉思中。
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巡之回京
”習歷十,年七月二十五日。劉浩然在崇明島海面檢閱海軍贊一規隊和海防第一艦隊,七月二豐八日,劉浩然一行回到南京城。
第二日。監國的皇太子劉煥章前來問安。
“太子。坐。”劉浩然待劉煥章行完禮後指了指旁邊的椅子說道,他手裡拿著一張報紙,正是前些日子的《大明邸報》,而他看的版面正是弘文院院士王宜循寫的《論墨學》。
在這篇文章裡,王宜循首先高舉墨子的“興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提出無論治學還是為政,都要以國家、百姓利益為準繩。
痛斥了楊子之學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王宜循提出,“除天下之害者,常享天下之利;共夭下之樂者,常饗天下之福。”他還吸收了古泰西文明的一些思想加上大明這十幾年新學術研究的成果提出,國家、社會是由一個個人組成的,如果人人為自己,那麼到後來這個國家和社會也沒有存在的基礎了。因此,王宜循提出,應當提倡墨學的“兼相愛,交相利”王宜循言明,“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利人其目的故在利人。而所以達此目的之手段,則又因人之利己心而導之。只有為他人,他人才會為你,這樣才能組成一個互幫互利的社會。否則,人人為己,這個社會除了爭鬥便沒有什麼人道可言了。
在文章中。王宜循還總結了墨學的利,“凡事利大於害者謂之利。害大於利者謂之不利;利於大多數者謂之利。利於少數者謂之不利;能使我良心泰然滿足者謂之利,否則謂之不利。”
王宜循在利人的基礎上提出大同兼愛的思想,在大愛無差的基礎隱隱提出一種平等的思想。
王宜循接著又提及墨學在數學、力學、光學、聲學、機械方面的成就,大力讚賞墨子提出的“循所聞而得其義”他帶著一點諷刺的語氣說道,在一千多年前的墨子及其門徒,已經在科學和技術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知道利用這些科技抵禦侵略,保衛城池和國家,想不到千餘年後。文人只知道鑽在故紙舊書中,不僅沾沾自喜地拾人牙慧,連最基本的數學、知物都不知道了。到了只知聖賢書,不知穀物為何生的“廢人”
王宜循還重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