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蘇聯軍隊不會越境反擊時,他批准了預定的在中國的進攻戰。這是在運用權威進行干涉過程中,他具有選擇能力的又一個例證。

日本再一次地寄希望能迅速擊敗中國軍隊。1938年後期,依仗地上、海上和空中的壓倒優勢,日本差不多在每一場進攻中都取得了勝利。但是中國的抵抗也很頑強,迫使日軍逐漸要依靠化學武器。(這方面西方也有先例:最著名的是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第一次使用了毒氣。1935年,義大利法西斯在衣索比亞使用了毒瓦斯。)至11月,日本軍隊佔領了中國中部長江邊上的“武漢三鎮”,武昌、漢口和漢陽以及華南的廣東。日本軍控制了中國主要的鐵路,在中國最富裕、最發達的沿海省份建立了日軍控制下的飛地。蔣介石一邊宣稱要繼續戰鬥,一邊與他的整個政府一起遠遠地撤退到內陸的有城牆環繞的山城重慶,跳出日本軍的追擊範圍。

對於日本來說,武漢之戰確實是戰爭的一個制高點,是它當時進攻能力的極限。當勝利的訊息傳回國內時,日本舉國歡慶,就像報紙第一次報道南京陷落時(過早報道了)一樣:鳴汽笛,出號外,而天皇亦如滿洲事變時一樣,全套軍服,騎著白馬在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