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安寧,若因一小恨而起重兵,實非所宜。請兄長慎重。”
孫堅道:“我弟勿再多言。我孫堅縱橫天下,有仇豈可不報?”
孫堅長子孫策年已十七,勇武過人,對孫堅道:“若父親必要親往,兒願隨行。”
孫堅見孫策頗有自己當年之勇深感欣慰,便令其登舟隨行,父子一路殺奔樊城。
黃祖得了劉表命令,埋伏弓弩手於江邊,等見孫堅船隻靠岸,當即下令亂箭齊發,阻止孫堅登岸。
孫堅下令麾下諸將不可硬拼,只在船中隱蔽。又命水手cāo船在江中往來,每rì都做出一副要搶灘登陸的樣子,可就是不下船,引黃祖shè箭。
一連三rì,孫堅船隊數十次靠岸。黃祖只顧放箭阻攔,箭矢逐漸用盡。黃祖箭矢已然用盡,孫堅每rì修補戰船,拔取船上箭矢,反而得箭十餘萬。
孫堅待一rì天明rì朗正巧順風,便令士卒將舟船一字擺開,一齊放箭。岸上黃祖軍士本就箭少,shè成又不及孫堅,頓時支援不住,只得從江邊退走。孫堅這才引兵不慌不忙的上了江岸。
上岸之後程普、黃蓋分兵左右兩路,直取黃祖營寨。孫堅、孫策、韓當、祖茂令中軍齊頭並進。三面夾攻之下,黃祖大敗,棄了樊城,逃入鄧城。
孫堅令黃蓋引兵守住船隻,親自統兵追擊。黃祖引兵出迎,佈陣於野外。兩軍對圓之後,孫堅出馬立於門旗之下。孫策也全身披掛,挺槍立馬於父側,威風凜凜,氣勢非凡。
黃祖率領二將出馬,一個是江夏張虎,一個是襄陽陳生。這二人原本都是在江夏佔山為王的賊寇,劉表平定荊州時派遣蒯越說服了二人,這才投在黃祖麾下。
黃祖騎馬揚鞭指著孫堅大罵道:“江東鼠賊,安敢侵犯漢室宗親境界!”說完便令張虎出戰。
韓當聽黃祖叫罵早氣得七竅生煙,見張虎來戰便飛馬迎敵。張虎不過是無名之將,哪裡敵得過韓當?兩人交戰不到二十回合,張虎便被韓當大刀砍的毫無還手之力。
陳生見張虎力竭飛馬上前相助。孫策在陣中見了按捺不住手癢,將手中長槍掛於馬上,彎弓搭箭,一箭shè出。那箭矢快若流星閃電,正shè中陳生面門,陳生一聲慘叫應弦落馬。
張虎早就體力難支,見陳生墜地,吃了一驚。措手不及之下,被韓當一刀削去半個腦袋。
程普見二將皆死,縱馬到來陣前捉黃祖。黃祖眨眼間失了二將,心寒膽顫,棄了頭盔、戰馬,混在士卒中間一起逃命。孫堅掩殺敗軍直到漢水,命黃蓋將船隻開進漢江停泊。
黃祖敗了數陣,心下明白自己不敵孫堅便引敗軍來見劉表,訴說孫堅勢不可擋,無人能敵。
劉表聞報也慌了手腳,召集蒯良、蒯越、蔡瑁等將前來商議。蒯良道:“如今士卒新敗,兵無戰心。可深溝高壘以避其鋒芒,再遣人求救於袁紹,可解此圍。”
蔡瑁道:“子柔之言,乃拙計也。如今兵臨城下,將至壕邊,豈可束手待斃?等袁紹兵來,我等皆死矣!瑁雖不才,願領軍出城,與孫堅決一死戰。”
劉表親信武將不多,蔡瑁算是其中有本事的,他見蔡瑁還有勇氣一戰便令其出征。蔡瑁引軍萬餘,出襄陽城外,於峴山腳下佈陣。
孫堅勝了黃祖,引得勝之兵長驅直入,逼近襄陽,正遇蔡瑁大軍。孫堅見蔡瑁立於陣前,便對身後眾將道:“此人是劉表後妻之兄,誰上前擒之當為首功!”
程普挺鐵脊蛇矛出馬,與蔡瑁交戰。這二人若論武藝,皆是三流武將,不過程普是三流巔峰,蔡瑁只是剛剛跨入三流武將行列,哪裡是程普對手?二人交戰不到三十回合,蔡瑁便支援不住敗退而走。孫堅率領大軍追擊掩殺,一時間屍橫遍野,慘呼震天。
蔡瑁逃入襄陽城中來見劉表。蒯良道:“德珪不聽良策,以致我軍大敗,按軍法當斬。”
劉表知道蔡家為荊襄大族,這才娶了蔡瑁之妹蔡夫人,靠著蔡家和蒯家穩定了荊州。從私講蔡瑁是劉表的小舅子,從公講劉表不願得罪蔡家令蒯家一家獨大,所以不肯加刑蔡瑁,只是斥責了幾句也就算了。
孫堅戰敗了蔡瑁之後便到了襄陽城下,分兵四面圍住襄陽攻打。劉表在荊襄之地還算頗得民心,軍民一同守城,孫堅一時也還攻不下襄陽。
忽一rì,狂風驟起,將中軍帥旗旗杆吹折。韓當道:“此城高大堅固,我等久攻不下,糧草難以接濟。如今帥旗又斷恐非吉兆,不如暫且班師。”
孫堅連戰連捷,士氣正旺,便激勵眾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