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屢戰屢勝,要取襄陽只在旦夕之間,豈可因風折旗竿便罷兵?我等缺糧,城中劉表亦缺糧,只要再堅持些時rì,我等必勝。”
這邊孫堅不聽韓當之言加緊攻城,那邊劉表守城也是格外辛苦。黃祖、蔡瑁二人將城中兵馬幾乎敗了個乾淨,若不是有百姓協防,孫堅早就打進城來了。
蒯良再次勸劉表道:“主公有今rì之難,皆因聽袁紹之言截殺孫堅與其結仇。如今可速致書到袁紹處求其相助。”
劉表道:“冀州遠而交州近,何不求救於光華法師?”
蒯良道:“南燁正兵伐董卓無力來援,袁紹與公孫瓚已然罷兵正可來援,此其一也。袁紹與孫堅有隙定然相助,南燁與孫堅有交不一定會來,此其二也。還是求助於袁紹穩妥。”
劉表一想也是此理,南燁與自己交厚不假,可是和孫堅等諸侯也同樣有交情。於是便按照蒯良之言寫好書信問眾將道:“你等誰敢突圍而出前去送書?”
麾下健將呂公應聲而出道:“末將願往!”
蒯良道:“你既敢去,可聽我之計。此去撥你軍馬五百,多帶善shè者衝出陣去。出陣之後先暫不北行,可先往峴山。若見孫堅引軍來追,你分一百人上山,準備滾木礌石,一百人執弓弩伏於林中。剩餘人馬不可直走,可在山間盤旋曲折,估算伏兵備好,便引追兵到埋伏之處,矢石俱發。若能取勝,放起火箭,城中便出兵接應。若追兵眾多,便將伏兵留下斷後,你自去送信。如無追兵趕上,不可放箭,引兵徑直而去便是。今夜月不甚明,黃昏之後便可出城。”
第三十回 李傕引兵犯長安 孫堅興師死峴山(8)
呂公聽蒯良將勝敗與否,有無追兵都算計到了,心中也有了底。於是按計領兵,整頓軍馬。待黃昏時分密開東門,引兵出城。
孫堅士卒四面圍城,見有人出城便高聲呼喝,jǐng報營中。孫堅在帳中聽人呼喊,便急上馬引三十餘親衛出營來看。
巡營士卒來報孫堅道:“有一彪人馬數百殺出東門,往峴山而去。”
孫堅四親將中黃蓋統帥水軍,其餘三人分別圍住襄陽三面,孫堅父子領兵圍住一面。聽說只有數百人馬出城,孫堅便不匯合諸將,只命人告知孫策本部出兵追趕,孫堅自己則先引著三十餘親衛騎兵追趕呂公,怕人跑了。
呂公到了峴山,便分兵藏於林木密匝之處,上下埋伏,只等追兵。孫堅馬快,又自持勇武,跑了一陣便將三十餘親衛都甩在後邊。眼見前軍不遠,孫堅大叫道:“賊將休走!”
聞聽背後叫喊呂公回頭一看心中大喜。孫堅的一身裝備實在是太容易辨認了,那頭上赤巾,身上爛銀鎧,手中古錠刀,胯下花鬃馬都是極有特點。呂公心道:“這回可是大魚上鉤,若能用伏兵擊殺孫堅,那自己可立了大功。”
一心立功的呂公生怕孫堅追不上自己,勒馬回身來戰孫堅,想要用詐敗之法引孫堅追擊。
孫堅的武藝xìng情,就算呂公不引還要緊追不放,此時見呂公回馬來戰舞刀便砍。呂公見孫堅刀來挺槍招架,只聽“咔嚓~”槍桿竟被孫堅寶刀砍斷。
呂公這回也不用詐敗了,直接一合而逃,向著山路衝去。孫堅緊追不捨,可是山高林密,三轉兩轉竟然不見了呂公。孫堅剛要上山,忽然一聲銅鑼響起,山上滾石砸下,林中亂箭齊發。
孫堅揮舞寶刀撥打箭矢,可任他武藝再高,面對百名弓弩手的齊shè也是束手無策,更何況還有巨石滾下將花鬃馬砸翻在地。孫堅身中數十箭,又被巨石砸中腦漿迸流,人馬皆死於峴山之內,壽止三十七歲。
呂公又截住孫堅禁堅禁衛三十餘騎,盡皆殺死,而後仰天放出火箭。城中黃祖、蔡瑁分頭引兵殺出,江東軍馬失了孫堅指揮,孫策也不在營中,當時大亂。
孫策跟在孫堅之後追殺呂公,正與殺死孫堅領人馬下山的呂公相遇。呂公見孫策年幼縱馬來戰,孫策上前一槍,刺呂公於馬下。此時孫策尚不知孫堅已死,聽襄陽城處喊殺震天,帶領本部人馬回軍去救。
黃蓋在船上也聽得喊殺聲四起,引水軍殺來,正遇到黃祖人馬。黃祖沒想到除了圍城兵馬之外江上還有一路伏兵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黃蓋與黃祖交戰數合,鐵鞭打在黃祖背上,將黃祖打下戰馬生擒。
兩軍大戰一直殺到天明才各自收兵。劉表自入城中,孫策引兵回到漢水紮營,此時他才知道父親孫堅被亂箭shè死,屍首已被劉表軍士抬入城中去了。
孫策聞聽孫堅已死放聲大哭,四親將與眾士卒也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