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籌得18萬港元現金和大量物資,《明報》闢 出版面,刊登捐贈音名單和錢物數。《明報》還組織車隊,源源不斷把食品 等物送到內地同胞手中。 對這次移民潮,金庸一連寫了10多篇社評,表明報紙的立場與態度。 這一時期的 《明報》名聲大噪,倍受市民的關注。5月前,《明報》發 行量僅1萬多份。自集中報道移民潮起,發行量激升到每天銷4萬份。《明報》
… 頁面 47…
邁上一級新臺階。 被遣回的內地人,沿途傳遞資訊,到月底,移民潮漸消失。不過仍有 幾十萬內地“移民”,以各種方式留在香港。港府不再遣送,香港加工業的 勞工缺口很大,他們正好填補。這些留港的內地人,對香港的工業起飛作 出了較大的貢獻——此乃題外活。 移民潮消失之際,同業有人說:《明報》沒有大新聞做,看查老闆還有 什麼招數,銷量必下跌無疑。 這同樣是金庸所憂慮的,金庸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讀者對他的社評 同對他的小說一樣有興趣。於是每天一篇社評,都是能引起讀者關注的政 治形勢、社會生活的問題。 1962年10月10日,蔣介石發表“雙十”文告,鼓動內地軍民起來反共, 井承諾“國府”必予支援。 金庸在《蔣介石的雙十文告》的社評中,以挖苦的口氣道:“從這兩個 文告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蔣先生沒有軍事反攻的信心,只是把希望寄 託在內地人民自發的反共行動上。在我們看來,內地人民如果起義反共, 也不至於貪圖臺方一個 ‘所光復地區軍政長官’的頭銜。” 1963年,內地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旨在整肅有“資本主義思想” 的人。金庸在《中共推行“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一文中,對某些左傾做法 加以抨擊: “我們認為資本主義也好,社會主義也好,初級共產主義的人民公社 也好,哪一種經濟制度能使大多數老百姓豐衣足食,我們就擁護哪一種方 法。在目前的經濟狀況下,第一要義是使人人有飯吃、有衣穿。寧可 犧牲經濟發展的利益,使幹千萬萬百姓遭受不必要的痛苦,那是不是值得 呢?” 當涉及到國家與民族的利益時,《明報》旗幟鮮明站在中國一邊。 1962年10月底,中印戰爭。美國國務院發表宣告,譴責中國“猛烈的 侵略行為”。金庸知悉,奮筆疾書於次日刊出社評《美國宣告是非顛倒》, 駁斥美國的宣告: “美國這個宣告,完全錯了國際間法律和正義的原則是什麼?是 每個國家都有權利保衛自己的領土中國軍隊擊退侵略軍,怎能說是‘侵 略性行動’呢?是不是肯尼迪準備揮軍進入古已,古巴如果起而應戰,那 就是侵略美國了?” 如前一章詳述的,《星報》奉行中立辦報宗旨,那麼《明報》也是走這 條路。不過,《星報》是溫和客觀的中立;《明報》是激進的、並帶有感情 色彩的中立。社評是一報之魂,單看某一篇社評,你會覺得《明報》似乎 是某黨派的喉舌;多看幾篇,你才敢肯定,《明報》實際上跟任何黨派都無 干係。 正是因為《明報》激進的中立,使得移民潮後的《明報》銷量未大跌, 稍後又緩緩回升。有這個效果,為社評絞盡腦汁的金庸,已是十分滿意。 60年代中期,《明報》搬到北角南康大廈,共租用四層樓面地下做辦公 室和印刷廠。《明報》自置機器,自行印刷,盈利大增。 金庸並不滿足現狀,增加對中國問題的報道。當時香港記者不準赴內 地採訪,金庸的對策是:多用外國通訊和中國問題專家提供的稿件;多轉 載內地報刊(包括未公開發行的)的文章。
… 頁面 48…
1966年,內地移民到香港的知青丁望、周青加入《明報》,他們利用了 解內地的特長,寫了大量關於內地的文章。後來 《明報》開闢《北望神州》 專版,由丁望、周青主編。專版風騷獨領,倍受讀者歡迎,其他各報關於 內地的報道只能望其項背。 內地爆發文化大革命,《明報》更是一馬當先,把報道重點放在“文革” 上。金庸一天一評,他的社評被譽為“香江第一健筆”。 這時,《明報》日銷12萬份以上,大報地位確立。 中國的文化大革命,震驚世界,在歐美城市的街頭,都有戴紅袖章、 別像章的洋紅衛兵,並且發生過騷亂。香港與內地緊相連,影響更是勝過 別處。 1967年香港事件,就是中國文化大革命的直接產物,故又稱“香港式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