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的未來憧憬﹐也只存在於我們的腦裡。我們只研究在這一刻的現在﹐而我們的過去所累積的結果﹐已在現在一刻體現﹕無論是情緒﹑思想﹑行為﹑心理或者生理狀態﹐都已經包括了所有的過去。所以﹐活在這一刻才是真實。人生中沒有什麼是真正”真實”的﹐內心此刻的感覺便是真實。

第四章 內感官-運用大腦工作的模式

資料經由外感官傳入後﹐我們的腦把它們分為三個內感官而加以運用和處理。在這一章裡我們深入地研究我們的內感官如何分工﹑我們如何從外顯的訊息而知對方正在使用哪些內感官。我們還要深入研究偏重某一個內感官的人有哪些行為特徵﹐以及如何有效地發揮我們不同內感官的能力。

4。1 什麼是內感官

從外界經五個感官接收到的訊息傳入腦後﹐我們儲存及運用這些訊息﹐是需要內感官的參與的。

外感官有五個﹐而內感官只有三個﹕

外感官 內感官

視覺 內視覺

聽覺 內聽覺

味覺 內感覺(包括冷﹑熱﹑粗﹑滑﹑空間感覺等)

嗅覺

觸覺

內感官使我們能夠把對世界的認知有系統地儲存起來﹐因而能夠運用。而運用的目的便是使我們處理每天每刻的生活更有效率。當你見到一個人的時候﹐你看到他的外貌﹐聽到他的聲音﹐感覺到他的手的溫度﹑力度和握手姿勢。這些資料儲存在腦裡﹐每次碰到與這個人的外貌或者聲音相似的人﹐你的大腦都會把這個人的資料提出﹐供你判斷面前的人是否就是同一個人。你的大腦也許會提取幾個類似的人的資料﹐以便你作出最正確的選擇。

假如這個人有些特別的地方﹐例如幽默風趣﹐或者嚴肅古板﹐這時﹐他的資料便又經你的內視覺﹑內聽覺和內感覺而呈現﹐同時﹐你對這個人的一份情緒感覺也會呈現。

因此﹐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也就是世界對你而言﹐便是憑內視覺﹑內聽覺和內感覺而存在的。

內感官在學術上稱為“感元”﹐當你回想上次旅行的愉快經驗時﹐你會發現腦中湧現出一些景象﹑文字和聲音。你也許記得海天的顏色﹑柔和的風聲和海鷗的叫聲﹐也記得海水的鹹味﹐太陽使面板熱的感覺﹐燒焦了的魚的味道和開心無牽掛的心情﹐這些都儲存在內的資料組成了一次經驗的回憶。

如果要你回想昨天回家途中經過的每一間店鋪﹑每一屋的情況﹐你會發覺你對絕大部分都沒有記憶。當你經過這些店鋪的時候﹐你的眼睛和耳朵收到了很多訊息﹐可是﹐其中絕大部分沒有經過“編碼過程”﹐因而不能儲留在腦中成為記憶。

所有的思考﹐都必須有內感官的參與﹐雖然不一定是三個內感官全部參與。

4。2 慣用和少用的內感官

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不自覺地選擇多運用一個或者兩個內感官。多用景象作思考的人﹐屬於視覺型﹔多用聲音﹑語言作思考的人屬於聽覺型﹔多用感受作思考的人屬於感覺型。

慣用某一個內感官的人﹐他的說話用字中會顯現出相同性質的語言文字﹐他的行為模式也會有相同性質的特徵。因此﹐三種不同內感官型別的人﹐也會有三種不同型別的文字和行為模式。NLP發展出一套技巧﹐透過觀察一個人的眼球轉動便能知道此人在思考時用哪一個感官。‘

因為三個內感官之中沒有所謂哪種好或不好的區別﹐所以三種慣用某一個內感官的人也沒有哪種一定優於其他兩種的可能。

視覺型的人與不同型別的人容易相處和配合﹐聽覺型和感覺型的人也分別容易與同型別的人相處和配合。能夠平均運用三個內感官的人因為能夠有效地與三種慣用內感官型別的人配合﹐所以人際關係特別好。

有少數人發現在思想時不能在腦裡出現圖象﹐以為是內視覺不正常。其實絕對不是這回事。如果你問這些人一些必須動用內視覺的資料(必須用眼看﹐並且儲留在記憶中的資料)﹐他們的回答一點問題都沒有。例如家裡客廳中有幾把椅子﹐是什麼顏色﹐它們是怎樣擺放的。

也有一些人會以為自己缺少內聽覺﹐因為在回憶一件往事時﹐總是無法記起當時某人說話的聲音。可是問他那個人當時說了些什麼﹐他又能夠說出那些話的內容。(我在美國上普通文憑課程時﹐導師說每個人都經常在內心對自己講話。我從來沒有注意過有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