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同某人對你說了同樣的一句話﹐兩次你內心的感覺和反應是不同的。這便證明每一個人都是在不斷地變化中。若想做到良好的溝通效果﹐不能只憑自己認為應該怎樣說和做﹐或者過去這樣說和做有效果﹐便閉上眼睛去說和做同樣的言行。我們必須憑現場對方的狀態去設計有效的言語和行為。
3應給別人一些空間
一個人不能控制另一個人﹐也不能推動另一個人﹐每個人都只能推動自己﹐所以﹐應給別人一些空間。
不給別人空間就是“強人所難”。很多時候﹐我們憑著一些正面的動機﹐就以為可以代別人決定什麼是對他最好的﹐不僅替他安排了事情﹐而且強逼他人接受。當對方不接受時﹐我們埋怨他辜負了自己的一番好意﹐甚至責怪他不愛惜自己﹑自暴自棄。這種現象最常出現於家庭中﹐對家人的一份愛心﹐往往使自己盲目而看不清什麼才是對所有人最好的。
其實﹐每一個人內心的一套BVR﹐早已為他決定了什麼對他好﹐他應該怎樣做。這些決定﹐也許始終不能帶給他理想的結果﹐但是他要後來才能知道﹐當時﹐他只會按照本人內心的BVR去行事。你認為對他更好的做法﹐是從你的角度﹐也即是你的BVR做出的判斷。每個人都由自己的BVR所控制﹔每個人的BVR﹐也只能控制他自己。因此﹐你這樣的看法﹐對你來說是對的﹔而那樣的決定﹐從他當時的BVR的角度去看﹐也是對的。
你若想讓他接受你的看法﹐用“強人所難”的辦法是不會有效的﹐因為只有他的BVR改變了﹐他的看法才會改變。你不能改變他的BVR﹐只有他自己才能改變他的BVR﹐所以﹐每個人都只能推動自己。(你可以做一點事﹐使他覺得想改變他自己的BVR﹐但這往往不是在溝通現場中容易做到的﹐除非受過一些特別的訓練﹐例如NLP輔導技巧。)
更有效的方法是從他的BVR角度去看看﹐有什麼比他的決定能夠給他更多更好他所向往的價值﹐然後引導他自己去意識到這些新的可能性。這樣﹐他才肯用不同的方法去推動自己。
容許對方的BVR在你的思想中存在﹐在思考時考慮到對方的BVR,便是給對方一些空間。
4溝通的意義決定於對方的回應
溝通不成功的人﹐都會強調自己說得怎樣對﹐只是對方聽不進去而已。其實溝通了而沒有效果﹐說過的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一位外科醫生對你說﹕“手術十分成功﹐只是病人死了。”你會有什麼感想﹖手術的目的是為了救活那個病人﹐如今病人死了﹐手術的意義便完全失去了。所說的話是為了有良好的溝通的效果﹐如今沒有效果﹐再強調說得對﹐只不過是使自己看不見有改變溝通方法的需要而已。
溝通沒有對與錯之分﹐只是有沒有效果的區別。所以﹐強調說得對與不對沒有意義﹐重要的是說得要有效果。
溝通是兩個人的事。對方走開了你仍在說﹐說得再對也沒有用﹐旁人會說你是傻子﹔對方沒有走開﹐但是聽不進你所說的﹐說得再對也沒有用﹐這與傻子有什麼區別﹗
對方聽沒聽進去你說的話﹐只要注意一下對方的回應便能知曉﹐除非你掩著耳朵﹐閉上眼睛﹐不聽不看對方的回應。當對方的回應不是你所期望的時﹐你便需要對自己的溝通方式進行檢討﹐並去改變它。
因為良好的溝通效果是你的目標﹐所以絕對不能停下來。不能光說自己說得對﹐而要不斷地改變你的溝通方式﹐直至你所期望的回應出現。然後﹐你應繼續這個溝通方式﹐保持良好的溝通效果。如果有一天你所期望的回應消失了﹐你便需要再次不斷地改變你的溝通方式﹐直到理想的回應重新出現。
5不要假設
人間充滿因為猜疑別人的想法和不肯明白表達自己的意思而引起的誤會和悲劇。不信的話﹐你大可看看《家》﹑《春》﹑《秋》或者任何一本文藝小說﹐也可以留心每晚收看的電視連續劇﹐更可以注意你的朋友之中曾經出現過的糾紛﹐看看你可以找出多少個例證。
在生活的每一天裡﹐我們不能完全沒有假設而活得安心。正因為如此﹐在人與人之產的關係中﹐可以減少的假設便應儘量減少。很多人都同意夫妻之間可無事不談﹐但是﹐很多夫妻很少分享內心的感受﹐有些什麼不滿意都只是隱藏在心裡﹐要對方瞎猜。夫妻都這樣﹐家人﹑同事﹑朋友便更不用說了。
中國人的傳統講修養﹐往往使人不談心中不快的事。其實真正的修養﹐是心中沒有不快的事。既然有了﹐面對它﹐積極和善意地處理﹑化解它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