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中很少能提供的呢﹗你有興趣看一看這篇文章嗎﹖“

例2

你說﹕保險是家庭保障的最好方法﹐我給全家都買了。

對方說﹕保險浪費金錢﹗

回應1(取同)﹕看來你是同意應該為家庭設立保障的﹐你現在用的什麼方法﹖

回應2(取異)﹕浪費金錢是不對的﹐尤其是在今天經濟困難的社會環境中。我看你需要的是不浪費金錢﹑物有所值的家庭保障計劃﹗

回應3(全部)﹕我的很多好朋友都這樣說﹐直至他們聽了我的解釋﹐才知道原來保險是花這麼少錢而可以買到這麼大的一份保障。因為沒有後顧之憂﹐可以活得更開心呢。他們現在都買了﹐而且給我介紹了很多朋友﹗

13。9 感知位置

對一件事情的看法﹐一般也稱為態度﹐NLP稱之為“感知模式”。在我們的大腦裡﹐除了對實質事物﹐例如一個麵包﹐有經由感官資料構成的感知模式之外﹐對於非實物的人生經驗﹐例如“李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我們也有類似但更復雜的“感知模式”﹐使得同一情況出現時我們都會有同一的行為模式。

一個人在某一時刻中對另一個人或一件事的“感知模式”會在另一個時刻中因為他的思念﹑價值觀和規條有了不同而有所改變。“感知位置”是指在某一刻中對那個“感知模式”的內心定位。這個定位﹐可以在現實中表現出來﹐例如憑想像兩人對坐的距離﹐經由實際地用椅子擺出而察知。

在溝通和人際關係中﹐每一個參與的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各人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之中重疊一致的部分﹐支援他們維持那份溝通和關係﹐稱之為共同信念和共同價值。其中也有共同規條﹐但因為規條的目的只是取得價值和實現信念﹐故此可以靈活地更改。

因為信念﹑價值觀和規條大部分存在於潛意識裡﹐故此人們往往忽略了在溝通和人際關係情況下存在的共同信念和共同價值﹐更因此看不到怎樣憑改變規條便能夠改善溝通和關係的機會。感知位置平衡法便是一套針對這點的技巧。

最初發展“感知位置”這套技巧時﹐只有3個位置﹐就是﹕

我第一位置

對方─第二位置

抽離─第三位置

隨後經過不斷的發展﹐很多不同意義的位置出現。以下僅介紹一些容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