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3部分

30…1 型航炮系仿製蘇聯 NR…30 航炮,仍屬於管退式單管炮。NR…30 炮口徑 30 毫米,初速 780 米/秒,射速 900 發/分,最大後座力 58。84 千牛,彈鏈彈帶供彈,全重 66 千克。壽命 2;000 發。可用彈種為殺傷爆破燃燒彈。國產 30…1 航炮初速和重量略有波動,射速略低。

導彈系統方面,最初只有引進的米格…19PM 和仿製的殲…6 乙可以掛載霹靂…1 號導彈。但該型導彈效能較差,發射限制多,並未得到廣泛應用。貴州飛機廠重新仿製殲…6 甲時,增加了該機掛載霹靂…2 號導彈的能力。不過霹靂…2 號無法掛載於機翼內側前伸掛梁,因此在副油箱掛點外側增設一個掛點,用於掛載霹靂…2 號??蘇聯在其 K…13 導彈投產後,也曾以這種方式改裝米格…19P,與新殲…6 甲非常相似。後來出口給巴基斯坦的殲…6 也沿用了這一改進(掛載的是美製“響尾蛇”導彈)。關於導彈掛載能力的改進,多見於出口巴基斯坦的殲…6 照片,而看不到新殲…6 甲或後期殲…6 掛霹靂…2 號導彈的照片,即使是殲…6III 改在翼尖掛霹靂…2 號的照片也是相當罕見的。

作為一種前線殲擊機,米格…19 的對地攻擊能力相當薄弱,殲…6 也繼承了這一特點。該機在不帶副油箱時,可以在該掛點掛載 50~250 千克口徑的炸彈;或者利用機翼內側掛點攜帶 UB…8…57 火箭發射器(蘇聯型號,國產型號不詳),所用的 S…5K 57 毫米火箭彈為對地攻擊型,S…5M 為對空型。有意思的是這個機翼內側掛點。蘇聯和大部分米格…19 使用者均採用機翼後緣掛梁(位於主起落架艙後),而民主德國和中國則採用了前緣延伸掛梁,併為整個殲…6 家族所沿用。文革期間,中國空軍為提高殲…6 的對地攻擊能力,增設了外掛炸彈架,增強了攻擊火力,但由於缺乏相應的轟炸/攻擊裝置,殲…6 對地攻擊能力並沒有獲得顯著改善,仍然是一種只能執行簡單對地攻擊任務的殲擊機。

再見殲…6

經過這麼多年,殲…6 這一頁終於要畫上句號了。

就殲…6 自身來說,它的技術水平對中國航空工業的進步影響相當有限。但是,殲…6 仿製、改進過程中出現的人為因素及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卻值得我們深思。質量管理欠缺,技術儲備不足,這是殲…6 發展過程中給我們留下的兩個最大的教訓。中國航空工業只有認真吸取殲…6 發展過程中的經驗教訓,才能在堅實的基礎上走向未來。

最後,借用麥克阿瑟的一句話送給殲…6 這個已經退役的老兵??

“老戰士不會死,只是他們的身影在漸漸消失”

中國殲…7戰鬥機 '本章字數:7988 最新更新時間:2009…08…12 11:00:00。0'

前言

米格…21“魚窩”以其多用途、高效率,尤其是驚人的壽命,在戰鬥機發展史冊上,寫下了自己的一頁。這種飛機,經不斷改進,以從容的發展步伐,從一種輕型晝間戰鬥機,發展成為一種重量較重;功用較多的全天候攻擊戰鬥機;同時,其機動性和其它優良效能卻從未降低。米格…21在前蘇聯停產一段較長時期以後,經許可在印度生產,並在該國HAL的Nasik工廠離開了生產線。印度製造的最後一批米格…21飛機,是在1987年完成的。

今天,仍有大量後期改進型米格…21戰鬥機在世界各地一線服役。而且,在東德和西德重新統一後,有許多國家熱衷於購買去掉東德標誌的“魚窩”戰鬥機。第一代米格…21F,即“魚窩…C”, 現在已成為罕見之物。最初,雖然有少量這種飛機作為一種高階教練機在一些國家服投,如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等國,但是由於該型機的續航能力和戰鬥載重量都很有限,所以很快就得到了一個“超音速運動飛機”的名聲,這使得大約在2O年前,就導致了用來代替它的具有前線作戰功能的型號的誕生;在這種背景下,米格…21被引進到中國,並得到許可一直持續生產到今天,的確頗使人們感到意外。中國改進生產的主要型號就是仿製“魚窩…C”(米格…21F…13)的產物。

更令人驚奇的 也許是這樣一個事實,即這種在20年前就被大多數西方國家拒絕的米格…21,卻被中國用來向巴基斯坦出口。並且在巴基斯坦與F…16戰鬥機一起,用來對抗諸如印度的高階戰鬥機米格…29、“幻影”2000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