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部分

學,依然是徹底的反革命。“屎缸伯公”的孫子潘作琴在英國醫科畢業回來,現在汕頭行醫,稱汕頭西醫第二個好手,每天收入四五十元,每月能收千多元。他初回國時,尋烏教會醫院出千二百元一年請他,不肯就,因為他在汕頭的收入更要大。

E。小地主

小地主(二百石租不滿的)數目更多,以地主全數為一百,則大地主(租五百石以上)佔百分之一,中地主(租二百石以上的)佔百分之十九,小地主佔百分之八十。大地主人數很少,在全縣不顯特別作用。

中地主是全縣權力的中心,他們的子弟許多是進中學校的,縣政權如財政局、教育局、保衛團等也是他們抓到的多,特別是祠堂蒸嘗費用'32幾乎全部在他們掌握之中,小地主及富農是很難過問的。但是小地主在地主階級中是佔著絕對大多數,而且顯出下面的特點,即:

(一)做小生意的多。他們開小雜貨店,收買廉價農產物候價貴時賣出去,大概百個小地主中有十個是兼做這種小買賣的。中地主雖也有做生意的,而且他們一做生意就比小地主做得大,但他們做生意的成分比較很少,即中地主多半還在一種封建經濟的領域中過生活,不如小地主商業化得厲害。

(二)特別表現小地主商業化的,還有他們派遣子弟進學堂一事。小地主子弟進初等小學是全部,進高等小學也幾乎是全部,至少十家有八家,進中學的亦十家有三家。這個階級接受新文化的形勢是比哪一個階級要快要普及。

他們在全般政治生活中是受中地主階級統治的,即是說他們是沒有權的。他們革命的要求在初期革命運動中卻表現很迫切,革命的活動亦很猛進,尋烏的合作社派(即中山中學派)的運動,就是代表這個階級的運動,而和他們對抗的新尋派(即青年革命同志會派)的運動,卻是代表中地主階級的反革命運動。為什麼小地主階級接受資本主義文化即民權主義的革命文化如此之迅速普遍,他們的革命要求與活動如此迫切與猛進呢?則完全是因為他們這階級的大多數在經濟上受資本主義侵蝕和政府機關(大中地主的)壓榨(派款),破產得非常厲害的原故。

由這兩個階層(小地主與大中地主)的鬥爭,引導到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鬥爭,即代表中等地主而多少帶了資本主義傾向的新尋派,日益與大地主妥協結成反革命戰線,而代表小地主帶著革命民權主義傾向的合作社派,日益接受無產階級意識的指導,與貧民階級結合起來,形成近來的土地革命鬥爭。

上面所說的小地主,不是說小地主的全部,只是說他們的一部分。普通所講的小地主包含兩個部分。

一個部分是從所謂老稅戶傳下來的,這一部分的來源多半是由大中地主的家產分拆,所謂“大份分小份”,即由大中地主分成許多小地主。這部分的人數在整個地主階級中佔百分之三十二。依他們的經濟地位又有三種分別:

一是年有多餘的,人數佔地主階級總數百分之零點九六,他們在鬥爭中是反革命的。平民合作社派中的劉鴻翔、賴世芳、劉瑞標就屬於這個階層。他們都是合作社社員,三二五暴動中以及失敗後,就陸續表現反革命了。

二是一年差過一年,須陸續變賣田地才能維持生活,時常顯示著悲慘的前途的。這一部分人數很多,佔地主階級全數百分之二十二點四。他們很有革命的熱情,尋烏平民合作社派人物的大部分都是屬於這個階層。如死去了的鬥爭領導者潘麗(**縣委書記)、劉維爐(三二五暴動時革委會主席)、劉維鍔(**區委委員)等,現在的鬥爭領導者古柏(**縣委書記)、鍾錫?(紅軍營長)、黃餘貴(**區委書記)等等,以及沒有參加合作社後頭參加革命的,如梅汝黃(紅軍大隊政治委員)等,都是這個階層裡頭的人。

三是破產更厲害靠借債維持生活的。這一部分佔地主全部百分之八點六四,他們也是革命的,有很多人參加現在尋烏的實際鬥爭。以上說所謂老稅戶破落下來的小地主,它的第二、第三部分一般說都是參加革命的。以合作社社員來說,有三十個中學生,一百個高小學生或小學教員,都是過去或現在參加革命的,都屬於這兩部分破落的小地主階層,尤以第二部分為特別多。

普通所講小地主,除上述老稅戶部分外,另有一個佔地主全數百分之四十八的不小的階層,那就是所謂“新發戶子”。這一個階層的來歷,與從老稅戶破落下來的階層恰好相反,是由農民力作致富升上來的,或由小商業致富來的。

這個階層是在一種“方新之氣”的活動中。他們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