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部分

這個時期的中國鄉村出現了人才空虛和教育衰敗的景象。農村文化生態結構已經失衡與蛻化。在中國傳統社會,由於宗族一般擁有相當數量的學田、義田以及族學、義學等,相當一部分同族子弟不分貧富均可以受宗族的資助,獲得一定的文化知識。但在科舉制度廢除後,隨著傳統文人士紳的衰亡,宗族制度與學田、義田、族學、義學的衰落,鄉村人口的識字率甚至不如19世紀以前。在19世紀以前,清代人口的平均識字率大約為20%,而民國時期很多地區的人口識字率都低於這一比例。如抗戰前後湖北省人口的平均識字率只有16%。若僅就農村人口的識字率而言,其比例則更低。據抗戰時期的一般觀察,士兵的識字率在10%以下。以此衡測當時中國農民的識字經,當亦不差。

自西潮東漸以後,城鄉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城市帶有西化色彩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方式,自然比日趨衰敗破落的農村具有吸引力。加之城市集中著財、權力、名位等社會稀缺資源,在這種情況下,農家子弟一旦接受中等以上的新式教育,便儘量留在都市而不願返回鄉村。大學畢業集中於大都市,中學畢業也想方設法留在省城和縣城。城市成為新知識分子的生活場所和工作活動中心。1930年,上海《民國日報》有一篇題為“鄉村頹敗了”的文章這樣寫道:

“年年大批的畢業學生自鄉村跑進都會,不見一個返到鄉間,鄉村小學教師寧願來都市為書局報館抄寫,都會的漩渦捲去了鄉村的幹柱,剩下的只有老弱和稚幼。鄉村衰敗了,沒有一些生氣,和黃褐的土塊成了調和的色彩,死靜、悽泠、枯暗、荒塞、簡陋佔據了整個鄉村。”

知識分子城市化潮流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即已初具規模。當時城市化的知識分子還主要是舊日士紳中的一部分。當新知識分子群體成長起來後,城市化才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從此,中國社會精英階層的分佈重心發生了歷史性的大轉變。在精英城市化的潮流下,鄉村社會成為一個被精英遺棄,管理日趨失序的地區。據1934年湖北省襄陽縣縣長稱:“近數年來,士大夫階級類多全家去鄉,僑居他埠,而無產失業之徒,或從戎,或附匪。其土著大多數為自耕農,識字甚少,程度極低。故甲長中什九不識字,保長雖較優,而識字人數亦不逮半數。保甲制度難於推行,實亦原因之一。”襄陽縣的情形是當時中國廣大農村的縮影。

知識分子群集都市,使都市各部門人浮於事,大學生畢業即失業。1936年5月,蔣介石在一次地方高階行政人員會議上談到,郵政局招收郵務生,普通機關招考錄事,每月薪金不過一二十無,往往只有兩三名缺額,而有幾百人應試,其中不少是大學畢業生;而另一方面,地方自治人才卻非常奇缺,“一省之中,省政府主席及民政廳廳長常覺到縣長人選困難,能夠一肩擔起籌備一縣地方自治的人才,極難物色。一縣之中,縣長又感覺到區長人選困難。至一區之中,鄉鎮長人選亦復困難。至閭鄰長則更人選困難。”梁漱溟於20年代末著手鄉村改造運動時,“所最感困難的問題:一就是村中無人,一就是村中無錢”。他於1929年從廣州北上,遊歷考察了江蘇崑山徐公橋、河北定縣翟城村以及山西太原等地的鄉村必進運動。他發現村長問題是各處所共同困擾的一個難題。他在考察記中寫道:“象今天這世界,還有什麼人在村裡呢?有錢的人,都避到城市都邑,或者租界,有能力的人亦不在鄉間了,因為鄉村內養不住他,他亦不甘心埋沒在沙漠一般的鄉村,早出來了。最後可以說,好人亦不住鄉村裡了。”這裡,梁漱溟所謂的“好人”到底指哪些人,不詳所指。而有錢人和有能力的人相繼離開鄉村後,鄉村人口主要由兩類人組成:一類是貧弱無助的窮人,一類是遊手好閒,作惡鄉里的流氓地痞。其結果,鄉村教育日趨退化,鄉村自治日趨衰敗,鄉村宗族組織逐漸萎縮,與此同時,土豪惡霸等鄉村邊緣勢力乘機崛起。

四、民國時期紳權的社會構成

在20世紀以前,科舉制度不僅是中國國家各級官僚的選拔體制,也是基層地方社會精英賴以產生的主要途徑。國家透過科舉制度,利用儒家規範性意識形態,將官僚集團與紳士集團統攝於共同的國家統治目標之下。科舉停廢后,新的職業官僚養成體制未能建立。官僚的常規社會來源枯竭,作官不復要求統一資格,仕途從此雜濫。與此同時,基層社會精英的社會構成也發生了蛻變。科舉之時,透過科舉考試,取得紳士地位,為躋身於地方精英之列的一條主要途徑。科舉一去,“紳”的正規來源斷絕。民國時期雖然還有“紳”的稱謂,但與傳統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