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知識的低落,是紳權的膨脹;但如從好的方面來觀察,亦可以說是知識界與非知識界的溝通。過去中國的各種設施,能夠使大部分人民奉行,不得不歸功於這層原因。但是現在學校出來的學生是怎樣?雖則現在一般知識界的學問、理解力較之過去均屬優良,但鄉村中人士對於他們卻全抱著不信任的態度,懷疑的心情,不但不願聽他們的話,簡直亦不敢聽他們的話。中國種種新政的實施,不能發生效果,這實在是一個重大症結。因為新政發施者是知識界,而要求效果,則須全國人民一致。一般人既懷疑知識蜀,不信任知識,則對於知識界所發動的新,自然不願奉行,不敢奉行。二十二年浙江省餘杭、臨安二縣農民不服從政府的強迫養育改良蠶種而發生的暴動,實在是很好的例證。”
村農民對新知識分子不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源於他們對新教育的不信任。清政府在改革科舉之時,即開始興辦學堂以取代舊的私塾書院。但是,一種新的教育體制並非在一夜之間靠一兩紙詔書即可一蹴而就。實際上,在清末民初,許多新學堂的教育質量實際還不如舊的私塾。在鄉村基層社會,新學堂更是有名無實。有人回憶民國前期江西景德鎮的教育時寫道:“那時的教育有一種不尋常的現象,新開辦的學校生源不足,而教《四書》、《五經》、《幼學瓊林》、《昔時賢文》、《三字經》等的私塾卻有不少。”
此外,農民對新教育的懷疑和不信任,也是私塾得以存在的一個重要因素。當時即有人指出,新式學校所授功課“距離農村生活過遠,未能切合實用,結果學生能畫汽車飛機,而不能寫借據田契,能算先令佛郎,而不能計田忙漕。”30年代,社會學者在湖南衡山農村調查時,發現當地農民對鄉村小學主張要“少唱遊,多讀書”,並且要求教古書。筆者曾調查過幾位受過私塾教育的老人,何以舍新堂而不讀?他們的回答大多是當時農民對新式學校的新教學法和新教科書等不信任。有的說:“新式學校很多時間浪費在文娛體育等方面,送子弟到學校去認不了幾個字!”還有的說:“新學堂不念《三字經》,而念什麼‘大狗叫,小狗跳’,那算什麼學問!”這固然表現出當時中國農民思想觀念的務實和保守,但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新式教育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並未得到老百姓的真正認可和普遍接受。更值得注意的是,五四以來,知識分子提倡以白話文來普及大眾教育,開啟民智,沒料正是白話文教材竟然成為百姓大眾不願接受新式教育的一大緣由。這個極具詭論意味的社會現象無疑上下層民眾與新知識分子疏離的一個絕好表徵。
事實上,下層民眾與新知識分子之間的疏離是雙向互動的。在中國傳統社會,士紳大多以農村社會為中心,其伸展手腳的空間主要是國家官僚機構鞭長莫及的“地方”或“鄉里”,耕讀在鄉村,關心的事務也主要是農村。少數遷居市鎮計程車紳仍然與農村有著密切的聯絡,在某種程度上,城市只是日常生活享樂之所,而不是其安身立命之地。即使學而則仕,亦多在不惑或知命之年結束宦遊,回到家鄉收拾田園。
但自學校取代科舉以後,知識分子的生活場所和活動空間發生了改變。過去私塾分散在城鄉村鎮,如今新學校主要集中於都市,大學固多設在通都大邑,中學亦大多設在省會一級城市。據1935年中央農業實驗所對22省961縣的農村教育機構調查的結果,中學僅佔鄉村教育機構的0。7%。
1933年,國民政府行政院農村復興委員會在江蘇常熟農村調查時,好不容易碰到一位中學生,以至於在調查日記中慨然寫道:“我們跑過的鄉村並不少,碰到中學生卻是第一次。”自南宋中國文化重心開始南移以來,蘇浙一直是人文薈萃的文化淵藪,未料這個時期的蘇南農村,卻連一箇中學生亦如鳳毛麟角,同時期的中國其它地區的農村,該會是一番什麼樣的文化衰敗景象呢!
儘管缺乏這個時期中國鄉村教育的全面統計材料,但一麟半爪的個案亦能給人以一葉知秋的感覺。30年代初期,毛ZD在江西尋烏縣調查時發現,一些地主子弟在尋烏城東小學混張畢業文憑後,就大擺其架子,在名片上赫然印上“城東小學畢業生”幾個字,煞是神氣!而且每年可以和那些老資格的秀才舉人在家族祠堂裡平分學谷和胙肉。在一些內地農村,“粗識文字的小學畢業生便可以打起知識分子的幌子,儼然以紳士自居,出入公門,魚肉鄉里,任意欺騙老百姓。”在四川一些地方,每當某家有子弟小學畢業時,親朋鄰居要敲鑼打鼓,燃放鞭炮,如科舉時代中舉一樣送去報條,以示祝賀。
以上事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