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調查報告中,東方相信我們過去對舊中國誤解了。可以這樣說,在廢除科舉的時候,中國城鄉存在非常完善的教育體系,雖然主要教育一些儒家學校,道德文章,主要教一些算盤什麼的,但是,在過去,中國識字率還是蠻高的。若是在民國時期,一些人將這個資源利用一下,其效果將頗為驚人。
第三,廢除科舉後,廣大讀書分子,由於出路全無,大多數不是淪為地主的走狗,就是淪為社會最底層,這就是我們過去常常所說的孔乙己。而一些所謂的新知識分子(如小學畢業的,竟然與一些秀才平起平坐)。要知道,在過去,縣以下行政機構,主要依靠鄉紳維持,相當於鄉民自治,主要依靠鄉紳維持。若是在民國年間,統治者認識到舊知識分子的重要性,加以利用。若是利用得法,中國農村統治秩序不徹底破壞,如此怎麼可能出現農村包圍城市呢?
第四,在民國時期,以所謂新式人才,以及從過去讀書人兌化出來的土豪劣紳,不但是CCP痛恨的物件,而且還是國民黨,人民痛恨的物件。要知道,很多舊日的貢生、秀才,在文學方面,遠遠超過現在的國文老師,他們,他們欠缺的僅僅是自然科學,知識數學而已。要知道,東方在八十年中期開始讀書,自己啟蒙老師不過是讀了三年小學後來當了幾年兵的大老粗,在這個大老粗教育幾年後,慢慢的,也沒有廢掉。若是在民國的時候,就像改革開放初期那樣,對這些所謂的秀才、貢生加以利用,至少比東方那個啟蒙老師強點吧。
這就是東方對本專著的一些看法,本來我們可以改良的,誰知道,到最後我們竟然革命了。
以下的基層權力結構,始終是中外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十分關注的研究物件。費孝通先生早在20世紀40年代末即巳注意到“從縣衙門到每家大門之間的一般情形”“是有趣的,同時也是很重要的”。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是中國傳統中央集權的**體制和地方自治的民主體制打交涉的關鍵。如果不弄明白這個關鍵,中國傳統政治是無法理解的”。在中國二千年來的地方政府層級變遷過程中,縣級政區是最穩定的一級基層政區。皇帝任命的地方官員到縣級為止。但是,我們不能據此而認為縣衙以下處於一種“權力真空”狀態。事實上,在縣衙以下的基層社會,實際存在著三個非正式的權力系統在運作:其一,是附屬於縣衙的職業化吏役群體。如清代州縣吏役人數,大縣逾千,小縣亦多至數百名。其二,是裡甲、保甲等鄉級準政權組織中的鄉約地保群體。這一群體每縣亦有數十至數百人不等。其三,是由具有生員以上功名及退休官吏組成的鄉紳群體。據張仲禮研究,19世紀前半期中國士紳總數巳達到100餘萬,平均每縣有六七百名。
那麼,縣以下的三個非正式權力系統是如何相互交接和運作的呢?費孝通曾在《鄉土重建》一書中,作過如下一番描述:首先,縣衙門的命令透過衙門胥吏向下傳達。這些命令很少是直接發到各家各戶去的,多是把命令傳給鄉約地保。衙門吏胥雖直接代表統治者和人民接觸,但其社會地位特別低,受人奚落和輕視。鄉紳是不出面和衙門吏胥直接在政務上往來的。同樣,鄉約地保也是一個苦差,大多由平民百姓輪流擔任。當鄉約地保從衙門吏胥那裡接到公事後,就得去請示鄉紳。鄉紳如果認為不能接受的話就退回去。因為違抗了命令,這時鄉約地保就會被胥吏送入衙門。於是,鄉紳乃以私人關係出面和地方官交涉,或透過關係到地方官的上司那裡去交涉。交涉成了,縣衙命令自動修改。鄉約地保也就回鄉。
費孝通將上述權力運作過程稱之為“雙軌政治”。所謂“雙軌”乃指由自上而下的皇權和自下而上的紳權所構成。縣以上透過官僚實現政治整合,縣以下則透過鄉紳實現社會整合。兩者互為制約和補充。在皇朝興盛時期,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傳統國家與社會之間的交接關係,並確保了傳統政治體制的正常執行。在官民之間的三個中介群體中,衙門吏役和鄉約地保均是社會邊緣人物,社會地位低下。但他們常能利用自身的職位作為贏利的工具。美國學者杜贊奇在研究20世紀前半期的華北鄉村社會時,將這批人稱之為“贏利型國家經紀”。與之相對,他將那些在地方上享有聲望,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地方利益的鄉紳稱之為“保護型經紀”。很顯然,在中國傳統社會基層權力結構中真正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是後者,而非前者。紳權作為一種社會性權力,是法理權威和個人魅力權威的結合。紳士既與國家官僚體系休慼與共,而同時又與基層民眾保持著密切聯絡,成為官與民之間的緩衝與中介。作為官系統的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