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了信,邊信封都看了一遍,按常規推斷,確實有不對頭的地方。
半小時之後,夏英傑從衛生間裡出來了,穿著寬大的浴衣,一邊用於毛巾擦頭髮上的水,她見宋一坤在書房裡用電腦整理創作資料,便上前問:“看出什麼沒有?”
“我對林萍不瞭解,所以只能談直覺。”宋一坤說著拿起那封信,談了五點看法。
一、信中沒有提及最敏感、最關健的合法居留資格問題,身份不明確,有“黑戶”的嫌疑。
二。林萍根本不懂英語,更不可能在日本經營的商場裡做售貨員,她在撒謊。
三、沒有正面解釋目的地由法國變更英國的原因,沒有正面
說明付出了什麼代價。
四、信中沒有留下電話聯絡號碼,回信地址是間接的,由別人轉交。這是有意迴避。
五、照片上沒有林萍的男朋友,信中也沒有提及此人,有可能失去責任關係了。
夏英傑關切地問:“你看,是不是出事了?”
“至少有難言之隱。”
夏英傑說:“既然有回信地址.我可以寫信問一下,她的情況肯定不太好。”
宋一坤說:“如果她想告訴你,她信上會講的。別人不想讓你知道的事,不要硬打聽。”
夏英傑有些茫然,又多了一重心事。
(待續)
第九章
此時,物色“執行人”成了宋一坤制定的整個計劃的關鍵,這個人直接關係著計劃的實施,更關係著安全保障。葉紅軍回到羅馬後立即著手物色人選,儘管他的內心是不安的,是自責的,但是一種無法抗拒的東西在驅動著他,使他不自覺地加入了這個行列。他有“華商資訊諮詢公司”的資訊庫,有多年從事僑務工作的基礎,有廣泛的交際和良好的口碑,因此,也只有他有能力,有條件,有把握完成此項工作。
確切地說,自大學畢業後他與宋一坤的交往並不多,在十幾年裡,宋一坤只請他辦過兩件事,第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