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狼入室的活動仍在繼續。9月6日,北京政府又與日本議定《關於中日陸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實施上必要之詳細協定》共七條,進一步加強了日本在中國的權益。

但這次請願活動並非毫無價值。首先,它是次年爆發的五四運動的一次預演,為學生運動積累了經驗和教訓。其次,透過這次活動,學生們認識到自身的弱點,萌發了在“救國第一”口號下團結起來、共同鬥爭的願望。面對祖國日益半殖民地化的局面,在學生們心中點燃的愛國熱情越燒越旺。於是,以北大學生為主的學生救國會成立了。

學生救國會由北大學生許德珩等人發起,其成員以北大學生為主,北京其他學校也有學生參加。為了公開自己的政治觀點,宣傳愛國反日思想,學生救國會於同年10月成立了《國民》雜誌社。張國燾為其成員之一。該雜誌社的宗旨是: (一)增進國民人格;(二)灌輸國民常識;(三)研究學術;(四)提倡國貨。

《國民》雜誌第1期創刊於1919年1月1日,至五四運動爆發後停刊,共出了四期。雜誌以發表政論文章為主,公開評論時局。李大釗、楊懷中、黃侃等名流學者都為該刊物撰寫過文章。

張國燾是雜誌社總務股的幹事,負責向社員募集經費,經理出版、發行等工作。在此期間,他開始逐漸成為學生中的活躍分子。他既與提倡社會主義的李大釗接觸頻繁,又與主張無政府主義的黃凌霜、區聲白過從密切,還與宣傳白話文、主張反對封建禮教的傅斯年、羅家倫經常來往。可以看出他當時正處於彷徨與選擇之中。儘管如此,在雜誌社內,張國燾仍屬於激進派。

1919年3月,在蔡元培“提倡平民教育”思想的啟示和推動下,鄧中夏(時名鄧康)、廖書倉、康白情、黃日葵、許德珩等人發起組織了“北京大學平民教育講演團”。在《平民教育團徵集團員》的啟事中,標明“以教育普及與平等為目的,以露天講演為方法”。張國燾也參加了講演團的活動。講演團的活動分為定期和不定期兩種。前者每月四次,於每星期日下午1時以後舉行;後者根據重大事件或節假日臨時安排。

講演團成立後的第一次講演活動是在4月3日至5日下午,地點是北京東便門內。參加這次講演的有25名團員,講演的內容十分豐富,共有38個講題。從此,講演團經常走上街頭,並且深入到海淀、盧溝橋、豐臺、長辛店、通縣等地區,向工人、農民和市民宣講,他們設計了豐富多彩的題目和內容,吸引了很多聽眾。

張國燾透過參加這些活動,不僅發動和教育了下層勞動人民,而且看到了下層社會的疾苦,也為他進一步接觸下層社會積累了經驗,為後來開展工人運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國民》雜誌社和平民講演團聚集了一大批愛國青年,他們透過參加社會活動,看到了民族危機日益緊迫,軍閥政府腐敗無能,認識到僅靠寫文章、做講演是不能滿足救國救民需要的,只有直接行動才能達到目的。因此,五四運動的爆發不是偶然的,是先進知識分子愛國思想發展的必然結果。

三 五四運動牛刀初試

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經過長達四年的戰爭,至1918年11月以德、奧等同盟國失敗而告結束。

當時,善良的中國人還沒有認識到這是一次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戰爭,主要戰勝國也是侵略成性的帝國主義國家,從而相信了戰勝國宣傳的“公理戰勝強權”的說法,為戰勝國的勝利而歡欣鼓舞。如果說有更進一步認識的話,那就是認為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從此有了由弱轉強的機遇,確實應該歡呼和慶賀一番。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發源地,北京大學對協約國的勝利進行了大張旗鼓的宣傳。11月15日、16日,北京大學連續在天安門舉行了兩天講演大會,有11人登臺演講。校長蔡元培親自講了《勞工神聖》。11月28日至30日,北京大學又於每天下午在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內外舉行講演大會,許多知名教授參加了這次活動。李大釗就是在這次講演活動中發表了他著名的演說——《庶民的勝利》。

1919年1月18日,戰勝國在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舉行所謂“和平會議”,這實際上是在英、法、美、意、日五個主要戰勝國操縱下的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會議。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也派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

會上,中國代表提出廢除帝國主義在華勢力範圍、撤退外國軍警和外國郵政電報機關、取消領事裁判權、歸還租借地和租界、關稅自主、取消“二十一條”、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