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試試,我不甘心。”李丁山握緊了拳頭,一拳打在旁邊的一棵樹上,微顯huā白的頭髮在風中飄亂,頗有悲壯的意味。
轉眼認識李丁山十幾年了,從當年的40歲的中年,到現在50多歲的中老年,李丁山確實蒼老了許多,也變了許多,唯一不變的還是他的信念和追求,說是書生意氣也好,說是為民請命也好,反正具體體現在他的身上,就是一股不知迂迴並且倔強的執著。說實話,夏想在得知食鹽行業內幕之後,也是無比憤慨,因為食鹽事關無數百姓的切身健康,追求利潤無可厚非,但只為賺錢而不顧百姓的生命安全,就是令人髮指的無恥行徑了。
國內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到了一個不下大力整治就無法在外面吃飯的地步了,然面,誰能想到,危害人們健康的不僅僅有地溝油、蘇丹紅、瘦肉精、新增劑和有毒大米,還有食鹽!
夏想知道他勸不住李丁山,就是他也想插手此事,但此時條件還不成熟,他雖然是省委三號人物,但在齊省立足未穩”還只是一個外來客,身邊沒有可用的人手,連一個可信的親信都沒有,拿什麼和半島幫較量?
更何況”牽一髮而動全身,鹽業牽涉到了太多人的利益,而圍繞著鹽業的改草,背後已經發生過了一番高層之間的較量,最後還是不了了之的結局。
從魯成良入手是一個切入點,但魯成良是否可靠先不說”就算魯成良也出於正義和良心揭露行業內幕,但問題是,魯成良說的話李丁山相信,他也相信,甚至邱仁禮也相信,卻上不能讓〖中〗央採信,下不能傳達到百姓耳中,說不定最後還是一個一無所獲的下場。
樂觀一點,最後魯成良當了犧牲品,事情掩藏在歷史的塵埃之中”灰飛煙滅。悲觀一點,李丁山用力過猛,觸動了高層利益,惹惱了某人,最後被迫辭職,從此自絕於官場。
再如果事情鬧大”李丁山丟官也許還是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