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如果事情鬧大”李丁山丟官也許還是輕的,或許還有牢獄之災。
早在兩年前的兩會期間,有關鹽業體制改草就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一月之後,國務院批轉發改委《關於2009年深化經濟體制改草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制定出臺鹽業管理體制改草方案”,。
一個月後”由國務院督辦、發改委和工信部組成的鹽業體制改草小組一簡稱鹽改小組對全國8個省市進行調研。,1月,發改委和工信部聯合制定了鹽業體制改草初步方案,並徵求了衛生部、財政部、質檢局、工商局、法制辦等相關部委意見,似乎一場聲勢浩大的鹽業改草即將隆重登場……
同時,從各部委反饋的意見都是支援鹽業體制改草,取消專營,走向市場化,等等,可以說是反響熱烈”深得民心。改草也是萬事俱備,只欠最後一場東風了。
這場東風就是要等發改委和工信部聯合將鹽改方案上報國務院!
然而等了足足一年多之久,東風也沒有颳起,發改委沉默了…………
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到底是什麼力量讓國務院推動的鹽業改萃流產?
一些公開的訊息將改草的阻力歸咎於被改草者的身上據說是中鹽協會組成了強大的攻關隊伍,阻止發改委上報改草方案,結果還真成功了,被改草者左右了改草的程序,說來在權力集中的國內,會出現下級不聽從上級命令的荒誕之事,豈非天方夜譚?
但又確實不是天方夜譚,而是活生生的現實。
一個小小的鹽協就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到底誰是幕後的巨大的黑手?
而中鹽協會反對改草的一個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理由就是一隻有食鹽專營才能保證消除碘缺乏病。
但這個理由十分荒唐,根本站不住腳。
實際上早有專家指出,食鹽補碘是一今天大的謊言,因為碘的揮發性高,加熱就會迅速揮發、除非老百姓天天吃涼拌鹹菜才能真正保證碘的攝入量,只要炒菜加熱,加碘食鹽只是一個大大的肥皂泡罷了,只是為了維護鹽業公司的專營而撤下的彌天大謊。
而專營的好處顯而易見,單是一個燕省的鹽業公司年利潤就近10億人民幣,其他的人口大省就更不用提了。
至於加鋅加各種新增劑的食鹽,更是不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試驗品,尤其是加鋅,很容易引發重金屬中毒。
再退一萬步講,加碘加鋅都不可怕。加碘,碘吃多了,頂多大脖子。加鋅,可以不選擇加鋅食鹽。但問題是,所有的食鹽都有一種神秘的新增劑,在鹽業公司偷偷新增了十幾年後,才被有識之士揭露一OP年,網路有人發表了一篇“市場食鹽中神秘的抗結劑”,的文章,引起了媒體關注並且大肆報道,其後,鹽業公司才在產品上標註了一直存在了十幾年的新增劑抗結劑。
因為食鹽會凝結,會嚴重地影響了儲存與運輸,抗結劑就很有必要了。
抗結劑之所以一直沒有被標註出來,其實是有意為之,因為抗結劑的名稱叫亞鐵氰化柙。
至於亞鐵氰化柙有沒有毒性先不討論,只說鹽業公司的內部人員只吃鹽田直接出產的鹽,不吃經自己公司重灌包裝的鹽就可以猜測一二了。
食品安全問題還可躲得過,至少可以自己做飯吃還安全一點,但食鹽安全怎麼逃?天天要吃鹽,而且食鹽又是專營,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當然,鹽業公司的內幕還有很多,大而廣之,在國家政策層面的問題,比如如何改草,如何保障百姓的食品安全,是國家層面的較量,是高層次的政治鬥爭。但具體到齊省和燕省兩個產鹽大省之間的鹽業公司的貓膩和幕後交易,如果操作得當,或許可以為仍然陷入僵局的鹽業改草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只不過……食鹽背後的一隻巨手,自導自演了一出大戲,如果被人破壞,豈能不勃然大怒大下黑手?他還好說,至少有人會保,但李丁山身後無人,史老臨死一託,才讓李丁山勉強擔任了常委副省長,以史老的遺願,是指望李丁山從此平步青雲,至少也要擔任一屆省長才不辱命。
但如果李丁山真要插手齊省和燕省之間鹽業的黑幕的話,觸動了京城高層的利益,說不定不到任滿就會被就地免職。
確實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夏想幾次想張口勸李丁山一勸,卻始終沒能說出口。
夜色之中,昏黃的燈光之下,李丁山的表情平靜而漠然,是義無反顧的決絕,深知李丁山脾氣的夏想知道,勸也沒用,有些話說了反而不如不說。因為以李丁山的性格,他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