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部分

,敢於講話”(25)。在華北堅持抗戰的國民黨將領也發出“再打內戰就完了”(26)的呼聲。這些,對毛澤東進一步考慮如何處理反磨擦問題也有啟發。

為了準備對付國民黨內頑固分子的進攻,毛澤東越來越注意到必須爭取中間勢力(27)。這在他的統一戰線思想中,是一個新的重要內容。

他還特別強調要“大量吸收知識分子”,在十二月一日為中共中央起草的《關於吸收知識分子的決定》中呼籲:“全黨同志必須認識,對於知識分子的正確的政策,是革命勝利的重要條件之一。我們黨在土地革命時期,許多地方許多軍隊對於知識分子的不正確態度,今後決不應重複;而無產階級自己的知識分子的造成,也決不能離開利用社會原有知識分子的幫助。中央盼望各級黨委和全黨同志,嚴重地注意這個問題。”(28)

在一九三九年底至一九四○年春國民黨對陝甘寧邊區、山西、河北等地的軍事進攻中,閻錫山於十二月在晉西發動的進攻新軍決死第二縱隊和八路軍晉西獨立支隊的事件最為嚴重。

山西新軍的正式名稱是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它是一九三七年八月,在國共合作的條件下,由薄一波以犧盟會負責人的名義向閻錫山建議,取得閻的同意後成立的。開始時先建立一個團,由薄一波任政治委員,實際上是中國共產黨組建和領導的一支革命軍隊。新軍成立後,很快發展到五十個團,協同八路軍在敵後作戰,起了越來越大的作用。這使閻錫山感到十分恐慌,決定用他長期控制下的山西舊軍來消滅這支力量。晉西事件發生前,閻錫山在陝西宜川秋林鎮召開晉綏軍政民高階幹部會議。這時,和平妥協的危險已成為嚴重的危險。閻錫山在會上公開叫嚷:“天快下雨了,趕快準備雨傘。”山西黨組織派人到延安向中共中央報告。毛澤東果斷地指出:“閻錫山準備‘雨傘’,你們也趕快準備嘛。”(29)

由於晉西是聯結華北和西北的樞紐,是在延安的中共中央同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往來的必經通道,“晉西鬥爭我們如失敗,則影響整個華北”(30),因此,毛澤東非常重視這個地區的反磨擦鬥爭。同其他地區不同的是,閻錫山還沒有公開反共,晉西的磨擦鬥爭是以新舊軍衝突的形式出現的。毛澤東緊緊抓住這個特點來制定鬥爭方針。他認為,晉西事件反映了山西舊派準備投降日寇的表面化,它的性質是對抗日的叛變,要“認清此種衝突可能擴大”,“對叛軍進攻絕不讓步,堅決有力地給予還擊,並立即由新派提出反對叛軍的口號,但不要反對閻。”(31)他要求八路軍必須支援和幫助新軍,但暫時不要提反對叛軍的口號。對還沒有下最後決心投降日本的閻錫山,毛澤東主張仍要積極爭取他繼續抗日,“在擁閻之下反閻”(32)。他強調“晉西鬥爭之勝利,依靠於正確政治方針,正確戰略戰術,強兵良將,缺一不可”。(33)薄一波回憶道:“那幾年,我們就是根據這些明確的指示,結合山西的具體情況,部署和開展工作的”(34)。

十二月底,晉西的鬥爭形勢進一步複雜化。在閻錫山看來,在晉東南和晉東北地區,抗戰派的力量比他們大,而在晉西南和晉西北地區,他們的力量比抗戰派大,有可能把抗戰派壓服。因此,他們先以全力進攻晉西南,準備得手後再轉而進攻晉西北。蔣介石又調中央軍從晉東南方向積極配合,隨時準備乘隙而入。這樣,晉西成為八路軍、中央軍和閻軍三大力量鬥爭的局面。毛澤東判斷:“如此戰新軍失敗,蔣必增強閻錫山,倚之為反共降日的華北支柱,那時就麻煩了;如此戰新軍勝利,可能使閻錫山轉舵。”(35)他指出:“在擁閻討逆口號之下,完全獨立自主自籌給養,遇敵進攻則消滅之,這是整個山西的總方針。”(36)這時,晉西南新軍採取堅決反擊的方針,將前來進攻的舊軍兩個旅擊潰。山西工作重點已轉向保衛晉西北的鬥爭上。中共中央軍委把李井泉從大青山根據地調來,加強對這個地區的領導。接著,要求已東進冀中的第一二○師準備調一個團到晉西北。十二月三十日,毛澤東和王稼祥又致電賀龍、關嚮應:“你們的主要根據地是晉西北、綏德及呂梁山,望擔起全部責任,師部宜即過來。”(37)第二天,他們致電八路軍總部和第一二○師,明確指出:“勝利地進行這一斗爭,保持山西抗戰根據地在我手中,保持華北與西北的聯絡,這是目前中心問題。”電報要求第一二○師新三五八旅及晉西北新軍即集中於適當地區,加強戰備。同時要求:“賀、關立即出發到晉西北指揮戰爭,愈快愈好。”(38)

一九四○年一月初,晉西南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