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4部分

機頭上安裝有外露的機炮。

南非人已經允許林強生的技術人員參與這款武裝直升機的設計研製工作,必不可少的,直7的相關技術也拿出了一些。

石茶隼將很快確定外型,有了林強生一方人員提供的技術資料,相信這款武裝直升機將比原歷史更早的出場面世!

不管將來南非這裡由誰當家,參與進這些武器的研製計劃中,將來就肯定能從中獲得巨大的好處,也讓中國早點得到先進的武裝直升機!

丹尼爾和林強生簽訂協議後,航電裝置和飛控、液壓系統南非人很快向他提供了一套實物,但是技術資料卻一份都沒有收到,南非人還不太願意交出他們的家底!

與丹尼爾聊了聊,催促了他一番,在材料實驗室,林強生見到了中方技術人員小組總負責人,也就是赴南非技術小組的總隊長,薛博洋。

薛博洋是東星集團在沈飛招募來的渦扇6改的材料研究員,四十出頭,屬於航發材料研究小組的骨幹力量!

渦扇6系列發動機下馬之後,他的生活隨即陷入了困境當中,本來在中國航空界,材料領域就不是什麼受重視的學科,如果受重視,中國航空材料也不會幾十年一直磕磕絆絆的了!

搞材料的,總是沒那些做表面功夫的容易出彩,他們屬於在幕後默默奉獻的一群人。而現在渦扇6下馬了,連設計人員都不好過,更何況他們這些沒有經費就搞不下去的材料研究員!

渦扇10發動機沒有正式批下來,薛博洋正經的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苦日子,在研究所無所事事,一個月的30塊錢工資都無法保障,全家7口人,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從農村回城的兒女。

先前老實的薛博洋已經有段日子沒領全30塊錢的月工資了,他就在思考著要不要也學別人一樣,去大街上賣茶葉蛋!

正當他苦悶的準備付諸行動時,東星集團的招聘人員找上了門,經過幾次誠懇的溝通,薛博洋意識到自己的一身本領還是有單位需要的,但是停薪留職走出研究所,從此下海,這種決定也頗讓他為難!

最後還是錢打緊,東星的招聘人員直接拍下5000塊錢的安家費,並且向他承諾,兩個孩子可以安排進入東星集團工作。

沒等薛博洋考慮清楚,他的媳婦和孃老子就先答應了,他自己則搖頭嘆了口氣,5000塊錢,安排兒女工作問題,這麼好的條件自己再矯情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他也早就聽說過東星集團的待遇非常好,沒想到原來是這麼的好!真拍錢,真給解決問題啊!多少次託關係,想把兒女弄進研究所,或者別的什麼單位都行,自己沒解決的事情就這麼輕易的解決了!

薛博洋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了,簡單的安排了下家人,帶著高興的屁顛屁顛的兒女,三人就這麼來到了東星集團。在路上,他還想著,自己這一百來斤就算賣給東星了!

老實講,薛博洋也沒想到自己到了工作崗位上沒多久,就被外派到了南非,而且自己的月工資也由原來的200塊錢,一下子提高到了2000塊錢!

2000塊的月工資,在八十年代的國內也是絕無僅有的,或許也就國家領導能拿到這麼多錢了,薛博洋暗想著。

但本地瞭解情況的技術人員卻告訴薛博洋,現在東星集團的技術人員和一線高階技師很多都能拿到這個數,而且還有獎金和各種福利待遇,他做為外派人員還是帶領技術小組的總隊長,南非方面的負責人,這個工資水平實際上是有點低了,比照阿特拉斯的那些工程專家少太多了!

但是薛博洋並不在意,他的兒子和女兒都已經進入了東星集團下屬的工廠上班,一下子就解決了家裡的老大愁事,什麼都沒有子女解決就業問題重要。而且2000元的月工資他並不覺得少,自己還不知道這麼多錢該怎麼花呢!

何況在國外的飛機制造廠,他真正的接觸到了很多國際先進的航空技術和理念,薛博洋剛剛四十歲出頭的年紀,也正是出成績的時候,接觸到了國際先進技術對他本身的業務能力來說也有很大的提升,這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

南非提供的航電飛控等系統,林強生一方提供了渦扇發動機和相關製造技術,兩方合作正好彌補各自的不足,還有點小互補的意思!

楊萬立已經回了國,開始組織人力物力,美國加上南非,兩個國家都要派人來進行技術跟進,參與研發,這既是考驗也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

與美國人的合作大大方方的進行,沒問題,倒是南非這個國家比較麻煩,需要偷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