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4部分

們到了社會真就沒什麼技能,很多家庭經濟困難,連吃飯都成問題了,可想而知生活的艱難!

這一次東星集團大規模招募航空技術人才,也在航空工業部門內掀起了軒然大波,其中哈飛就有不少人被招進了東星集團。

先前這家企業在電子行業、機械行業的招聘,讓好多技術研究員們羨慕不已,因為被這家中外合資企業的職工待遇確實不錯,在這家企業搞技術研發,一線研究員保底工資就是數百元,科技帶頭人甚至還能拿到獎勵分紅,為公司做出貢獻的人員甚至早已成為了十萬元戶,其實有的已經成為了百元戶,只是現今中國這個環境不適合宣傳而已,在中國的科技界東星集團這樣的企業早已成為了人人嚮往的存在!

所以這次在航空部門的招聘工作基本沒遇到什麼阻力,甚至相關上級部門還主動的推薦人過來,因為這些年國家培養的大學生越來越多,研究單位也差不多是人滿為患的狀態了,而現在國家搞經濟發展,研究專案大批的下馬,中國大量的研究所根本就是沒有專案連基本工資都保障不了的清水衙門!

部委當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去好單位,他們推薦給東星集團的人也有大量的幹部子弟。為了維護彼此友好的關係,林強生也授意人力部門招收了一些這樣的人,東星集團像歐美駐華企業一樣,有自己的公共關係部門,這個部門就招募了很多有背景有後門的關係戶進來,這些人也不是白養著的,還是為東星創造了不少效益,弄個批條走個後門啊什麼的。

另外,現在的幹部子弟還是有不少人品樸實的,工作努力積極進取的也不在少數,這樣的人本身起跑線就高,成功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在技術人員的選拔上,東星也沒有太過苛刻的要求,基本上來多少要多少,是金子總能發光,本來國內所能接觸的先進技術就比較少,這年代國內的技術人員是相當可憐的,出了國來基本上所有專業知識都要重新學一遍。

如果沒出過國沒接觸過國外的先進理念,真的就跟不上時代需要,思考的問題都是國外已經解決了的,國內要用無數個筆頭絞盡腦汁想的辦法,也許國外期刊上只要一條公式就能解決冥思苦想的問題!

怎麼辦,只能是慢慢培養吧,讓技術人員出國增漲見識,把落後的知識層次補上來,至於將來誰能成才還要看他們自己,東星已經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研發資金也會持續投入,就看他們自己的努力!

第五百三十二章謹慎的技術交換

林強生在前世就看過在國內搞航空技術研究的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技術和人才都是可以培養出來的,最重要的是持續的資金投入,有了錢這些都能源源不斷的產出!

但遺憾的是,我國的航空技術發展,包括科學技術的發展,始終伴隨著國家經濟的脈絡起起伏伏,尤其是航空研究,中間還有多次相當長時間的斷檔擱置!

國家沒有一個長期的規劃,沒有一個大的投資過程,我們的技術發展往往就是領導人什麼時候想起來了說一說抓一抓,領導人想不起來就被撂下,荒廢停滯,這樣的例子多不勝舉!

沒有一個大資金長時間的投入,總是期待著研發人員奮發圖強刻苦勤奮,或者改革開放後一股腦的大搞引進,拿人家現成的技術,頂多也就是學會了人家的技術罷了,上升不到發明創造的階段,大師都在拿來的道路上被擠下去了,因為學人家的走人家的道路更容易出成績!

這還是戰鬥機專案,算是發展好的;而中國的直升機,那才叫一個悲催,國家根本就不重視這一塊,直到汶川地震後中國社會各界才關注起大型直升機的迫切需求!

南非這面的發展情況要好一些,它有迫切的現實需要,而且因為選擇少,技術發展比較專一。南非的運輸直升機,多來自於改良的法國輕型直升機,羚羊直升機、美洲山獅直升機。

84年他們又開始了石茶隼武裝直升機的製造,CSH一2的研製儘量利用了現有技術的方針,如利用了法國‘美洲豹‘直升機的旋翼和發動機等動力部件,他們借鑑了美國波音公司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設計技術,所以花錢少、風險小、收效快。

石茶隼直升機的外形佈局與AH一64很相似,採用了單旋翼帶願槳的佈局形式。該機縱列階梯式駕駛艙使機身中而細長;後三點跪式起落架使直升機能在斜坡上著陸;兩臺法國透博梅卡公司馬吉拉1K2渦軸發動機安裝在機身肩部,可提高抗彈性。此外,它也採用短翼來技帶火箭、導彈等武器。前視紅外、鐳射測距等探測裝置位於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