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或許今遭晚些兒到?”“不可能!蝶老闆豈有晚到的時候!”“嗐!他老人家也真是用心!唱了這出戏都多少次了?就算當場來,閉著眼睛也能唱。”

這倒是真的。關於壓軸選的這出《勘玉釧》,還有個故事呢。L

☆、第六十二章 迷濛七月天

話說從前,京城有個名角兒到錦城來打擂臺,選的也是這一出《勘玉釧》,唱的也是玉姐兒,點名叫蝶笑花賞臉坐席,蝶笑花還真去了,看玉姐兒一出場,自報了家名,笑一笑,起身就走。這羞辱非同小可,京城名角頓時不唱了,停下鼓點,非叫蝶笑花說出個道理來。蝶笑花不言不語,翹起玉指,肩膀不動,以肘帶腕,畫了個漂亮的圈,折回來點了點自己的心口,京城名角品出味來,頓時面如死灰。

原來玉姐自報家名時,規矩要朝自己點一點。爽朗頑皮女孩兒家,點的時候,雙手抬起,往正胸口點,這倒沒什麼,但總是未出嫁女孩子,點的時候絕不好意思碰著自己的*,就是接近的一圈,都不好意思的,手臂不由自主的一緊,手掌就總是往上抬些,要點在在心口略上方、鎖骨之下。那京城名角顧念著表達小家子女孩的羞澀,想當然耳,手往下垂些,點在小腹偏上、胸口偏下那一點兒,*之間靠下方,從沒人挑過他這毛病,但同蝶笑花一比。蝶笑花是個大方可愛、不失黃花身段的俏閨女,那京城名角卻似個生過孩子的小家媳婦。

登時那京城名角就羞跑了,埋起頭來又學了三年,才敢再露臉,卻再不來錦城了。從此天下說小花旦,必提蝶笑花。

鑼鼓已響,臺上是《珠簾寨》的“求情發兵”一折,二皇娘當家話事、大擺威風,臺下觀眾有一半心不在焉。

給蝶笑花暖場,就是這種待遇。觀眾能有一半心思在臺上,就已經是暖場角兒功力深厚。

今兒扮二皇孃的角兒很能沉得住氣。面對滿場遊移的眼神、交頭接耳的嘁喳。他只當是歷練。

不可能所有演員一輩子都在主場享受友好氣氛,總有時,像在唱獨角戲,你的聲音明明傳到了人家的耳邊,卻比風聲更空洞。還有時候,你的一切努力遭來的是白眼、討好換得的是嘲笑。只有這樣還堅持演下去,把原來設計的劇本走到最完美的程度。這才是敬業的演員。扮演二皇孃的演員是抱著這樣的心情才兢兢業業在臺上唱下去的。才不是為了蝶班給的超慷慨的勞務費!

忽聽一聲“來了!”

誰來了?還能有誰來了?

頓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千萬朵花兒——不對,笑成花兒一樣的臉蛋,呼啦啦往外頭去了!

如果說出去就能跟蝶笑花說上話。搶頭名的話還能贈送進一步親密接觸的機會,那跑成這樣也可以理解。但那根本不可能發生的好嗎!

正式出演前,蝶笑花不與任何人寒暄。連唐太守跟謝二老爺都帶頭遷就他這個怪癖,別人還有什麼好說的?如果說這個規矩剛建立時還有點太作。尤其參考梨園優伶普遍沒地位的背景……但既建立起來了,漸漸的就變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像煮餛飩要加一點碎蝦米碎紫菜、書擔要用小僮子而不能用壯漢來挑一樣,誰如果違反了,會被大家用白眼駭然瞪視的!

尤其是蝶老闆演出前,誰如果逼上去打擾他……這不是一碗餛飩、一副書擔所能比擬的!這根本已經是松下喝道、花間曬裩!犯下這般殺風景罪過的。以後不要號稱文化人,在文化圈子裡混了!

偏偏這世道,功名是要讀書來博的。朝堂大佬們都是讀書人,就算沒讀的、讀不好的。也要裝作讀過而且讀得很好,不然被人恥笑,或者就只有跟武夫們喝酒吃肉划拳走馬的份兒了。至於普通人想往上爬的——不裝出文雅門面,還想往上爬?你以為你是七王爺流落在民間的兄弟,幹什麼事兒都有太后包攬著的?開玩笑!

於是蝶笑花被眾人追捧垂涎,卻還能保持一份超然地位。他來戲臺,有開道的、有隨扈的、有斷後的,殷殷勤勤、巴巴結結,比一般官老爺身邊的出巡隊伍還講究些,因許多巡衙不過執一份差使,蝶老闆旁邊獻殷勤的卻發乎真心。

那些錯錯落落疏密有致以混元星斗陣包圍了戲臺周遭的小販們,是春江水暖鴨先知的鴨,是疾風知勁草的草。他們引頸踮腳,看那一隊自發的隨扈們,殷勤引來一匹馬,馬上端坐的正是蝶笑花。

出乎很多人的意外,蝶笑花會騎馬,而且蓄的馬必是名種,這一匹,叫“菊花青”,青色毛片上點點的白花旋,胸闊眼大,舉步平穩,儀容俊美,蝶笑花著件烏黑斗篷,掩了他全身,長長拖到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