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活率很低。我種菜的熱情並不高,然而生命力強的蔬菜並不因為我的熱情不高而洩氣。它們一天一個樣細微的變化著,生長著。
你看那莧菜,都好好的活著。種下才一個多月,已經摘了兩次下鍋。摘的時候用力掐,把高的掐掉,根部的小芽又快速的升高,越掐越長,越長越能吃到嫩芽。不喜歡莧菜的味道。小時候喜歡的是它的湯能把飯粒染成紅色,煞是好看;現在會多吃是因為能補血。國人都信奉吃啥補啥,紅色的事物應該能補血,我相信所以鼓勵自己多吃。。這種心態很想成熟之人的愛——不是因為愛而在一起,而是因為需要才說愛。
你瞧那四月梅,我都不知道這種書面的菜名怎麼叫。下次去超市見到一定要看清此菜的名字。這裡人都叫它‘四月梅’。也許是因為菜期太短,熬不過四月,是‘四月沒’的意思吧。我孃家稱之為‘梅豆’。梅豆比豆角短、粗。炒不進鹽味,不好下飯。若切成片,卻失去了原有的鮮味,好多人都不喜歡吃。不久前,鄰村的葉老師因討厭梅豆而拒吃晚餐。原因是一節節圓柱似得沒炒熟,還說‘打死也不吃’就騎幾十里路的摩托回家去。足以看出他討厭梅豆的程度。
雖然梅豆缺點多多,但菜園,菜市場,卻可以頻頻見它的身影。且很好種價格適中。
昨日晚飯散步回來。第一次摘自己親手種的菜,【這梅豆從買種子到種,到砍竹子當支撐物都是我親歷而為】感覺好好。哲學家似得想到了許多適合此時此物的名言警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有自己鍾,才有吃不完的菜’……因為梅豆好種,我對種菜很有自信。
綠油油的捲心菜,開著紫色白的花兒的荷蘭豆,剛種下不久的辣椒秧、茄子秧、老的開黃花的青菜、老不結花的花菜……這些都是別的老師管理的菜。如果我真的走了,我的菜會分給那個老師管理呢?
戀戀不捨學校的菜,這些都是老師們課餘的傑作。
……
莫莫心裡藏有學校的很多很多往事,短短的幾天又怎能一一說盡?我的一支筆又怎能一一寫完?這只是莫莫閒時寫下的幾篇隨筆。往事如煙,如霧,再不捨也會淡去。不管將來如何,抬頭看天,天還會是藍的!
如今提筆寫往事,如今又已成往事!也許沒有往事的人會活得更灑脫些。像莫莫這樣心懷往事又快樂無限的人真的很少。
第37章 發揚不要臉精神
週一過去了,調令沒有來。週二過去了,調令沒有來。週三眼看又要過去了,莫莫還是沒有接到調令。沒接到調令的莫莫有些沉不住氣。‘計劃趕不上變化啊!’,開始還對石子頭小學的花草樹木,同事學生蔬菜等等戀戀不捨。現在卻希望調令快來。沉不住氣的莫莫將收到三八節郵件後的點點滴滴一次次梳理,過濾後留下一句:歐陽龍說看了幾篇提交的論文及瀏覽過幾次空間日誌,覺得自己能勝任掃文員的工作。提交論文主要是為了評職稱,是哪篇論文打動了他呢?有機會得好好問問。莫莫一邊想一邊從辦公桌的抽屜裡拿出歷年來上交教研室的論文草稿。
《小學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參加2011年全縣小學教學論文評比,榮獲一等獎。
在2012年全市中小學教師教科研論文評比中,《玩耍有益》評為一等獎。
已獲獎的論文不是莫莫的最愛。莫莫最得意的是《發揚不要臉精神》這篇敘事類論文。為什麼自己的得意之作偏偏沒獲獎呢?莫莫手捧草稿,虔誠的再一次閱讀。
發揚“不要臉精神”
----記一次競賽活動
在史鐵生的《扶輪問路》中讀到:“雙腿癱瘓後,我才記起立哲曾教我的‘不要臉精神’。大意是:想幹事你就別太要面子,就算不懂裝懂,哥們兒你也得往行家堆裡湊。”不禁莞爾而笑。想起曾參與全鎮小學1—3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優質課競賽,感覺自己就是“不要臉精神”的最好詮釋。
一次對話
課間,評委之一的陳老師問我:“你是八幾年出生的?“七九年。”我回答。“那……”她有些不可思議的樣子。
《關於舉行全鎮小學1-3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優質課競賽的通知》上有一條:“參賽物件:現任1-3年級語文,且一類學校年齡在33歲以下,二類學校年齡在30歲以下的教師必須參加,其他教師可自願報名參加。”我是自願報名的唯一選手吧!通知為何要在年齡上註明一點呢?我個人認為,這是鼓勵年輕教師積極參與的良好舉措。是為年輕教師多鍛鍊、多學習、提高教學水平而搭建的一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