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jīng密的人,你給他一個繡花針他拿在手裡站三體式感覺也會不同,因為這個手裡這個心裡突然多了一樣東西,感覺就會天差地遠。
沒有大槍長棍的諸君也不必懊惱,居家生活掃把和拖把總是必備之物,你抄起一件來擺個三體式造型試試,去體味一下手中有東西的全新感覺,我相信你很快就能發現不同。
古人有句話叫“知子莫若父”,對自己兒子的瞭解,父親是最有發言權的,因為再熟悉不過了,非常熟悉就能把握兒子的思想,深入的瞭解自己的孩子。在練習兵器之前,你先要對兵器有一個熟悉認知的過程,縱觀世界範圍內中國人使用筷子最靈活,其他國家的人比不了,就因為國人天天用那個吃飯,非常的熟悉,熟悉之後才能產生巧妙。從某種意義上說,兵器就是賣油翁的技術,初學要記住“熟能生巧”的硬道理。
在練習兵器之前,不妨用大槍或者長棍站一站三體,找一找這個人與兵器在三體中怎麼合拍,對諸君練習兵器有很大的幫助作用。首先你心裡頭多了東西,其次才是身體。
我們擺出三體式的架子,還是用前三後七的重心分配方案,然後左手在前,右手在後,把大槍端起來,先用左三體式的辦法,這個三體式持槍不用把大槍端的很平,要讓槍尖斜斜的上挑一些,這是我家的練法。形意槍的後邊是不露把的,就是說你的右手要握住大槍的末端,不要讓槍的後把露出來,初學的時候這個很重要。
因為這樣站三體式的時候,你比較容易找準你後手的位置,這是初學的方便法門,至於前手的位置以三體式為標準,握在你覺得合適的地方就好,等你對大槍熟悉了,你出手摸槍的時候,自然會摸在最合適的地方。
在持槍站三體式的時候,眼睛要看著槍尖,這個和空手站三體是不一樣的,空手的時候你的注意力會放在手掌上,這時候你的眼神要放遠了,看著槍尖還要從槍尖看著前方更遠的地方,經常練習他這樣你就能jīng準地找到自己空間定位,說白了你就能找準你自己的位置。
初練這個三體式的時候,你的手掌摸槍的時候不要抓的很緊,要適當的放鬆一點,然後靜下心來找自己的呼吸,把自己呼吸的節奏和槍尖放在一起,力圖讓它們融合起來。每一次呼吸和脈搏的跳動其實都能引起槍尖細微的變化,你覺得槍尖是不動的,是你沒有從自己的呼吸上去找,沒有認真的體察自己的感覺。如果你認真去做,我相信你會找到的。
這個槍尖上挑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是因為你空手站三體的時候,前手過高造成的,我最喜歡的前手位置是與心口平,前手與心平,後手與臍平,這樣槍尖才能斜斜上挑。槍尖的位置過高,在實戰的時候很容易被對手挑開。所以三體式持槍練習是以實戰為目的的練習,既要淬鍊全身的筋骨,還要加一點實戰的意味。
初練這個姿勢,是玩不了多長時間的,只能堅持一會兒,這時候可以換成右三體式,把槍也倒過來,這樣再站一會,如果在室外場地寬廣,可以就勢上一步完成這個動作。經常摸一摸大槍站一站這個持槍的三體式是很有好處的事情。
其實我們現在的練習比古代簡單了許多,你只要找到人和兵器的最佳組合切入點就可以了,我們練到這一步的人已經是鳳毛麟角了,但是我告訴你,你就是練成了天下第一槍技,在古戰場上你能不能生存還是大問題。
因為有馬,因為古代是騎兵步兵的混同作戰,一個大將,比如常山趙雲趙子龍,他不但要找人槍合一,還要找人、槍、馬三者合一,趙雲刺出的一槍,是人力馬力還有槍勁三位一體的,這樣在常山趙子龍在古戰場上才能七進七出,才能殺的曹兵抱頭鼠竄。你站在地上刺出一槍,和你在奔跑的馬上刺出一槍根本不是一個概念。
傳說美國總統的保鏢可以在0。7秒之內,開槍擊中20步外的硬幣,這樣的水準已經可以做美國總統的保鏢了。但是總統保鏢和西部牛仔玩騎馬對shè,他能不能活下來?
這個還很不好說,你站在地上開槍和你騎在賓士馬背上開槍根本不是一碼事,這裡邊的差距太大了。呵呵!今天說出這個意思,就是說形意拳中蘊含的道理很深,還有很多我們沒有接觸到的,沒有練到的地方,在內家拳中只有“虛其心”才能“實其腹”,其實在道家也有這個說法,道家的解釋就更深而且更jīng到。
初次試驗站這個大槍架不要當真,就當成玩就行,小孩子擺弄玩具那種投入,能忘了時間,甚至忘了一切,其實認真的玩,不帶絲毫功利的玩耍也是道,也是道心的體現。成年人在練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