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蘇昭果然嚴格檢查背誦情況,甚至還要求段增當場默寫出來。
段增在頭一天的下午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將蘇昭講的內容都記了下來,他的記『性』還算不錯,沒有出任何差錯,然而在默寫的過程中卻習慣『性』的用了幾個後世的簡體字。
結果蘇昭見了後,頓時又是一頓板子,只打得段增叫苦不迭。
這一天蘇昭依舊是講解《論語》,他並不是逐字逐句的講解,所以段增也沒有拿出書本來,只是坐在那裡仔細聽著,努力用心記憶。
蘇昭的嚴格雖然讓他受了皮肉之苦,但也讓他不得不靜下心來,原先那些浮躁和不適應,此時已經統統消失不見,他的心裡只留下一個信念,那就是一定要做到最好,要讓蘇昭挑不出錯來。
然而,他還是低估了蘇昭給他挑錯的決心。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蘇昭每天都會給他佈置一些任務,一開始要背誦默寫的內容還不多,到了後面任務越來越重。
而每一次段增只要出了一點差錯,就免不了會被打板子。
不僅是對段增如此,對於蘇則,他的要求同樣是極為嚴格。
許多講解的內容,其實蘇則以前都學過,但這一次重新學習時,蘇昭還是以最嚴格的要求來對待。
當蘇則在回答問題或者完成佈置的任務時出了差錯,他同樣毫不留情。
唯一沒有被打板子的或許就是顧景了。
然而這並不是蘇昭對顧景另眼相看,也不是顧景一點錯誤都沒犯。
事實上蘇昭並沒有將他當成自己的學生,雖然允許他旁聽自己講課,但平時卻禁止他提問,同樣蘇昭也不會給顧景佈置任務,更不會向他提問題,一切都放任自流,似乎當顧景不存在一般。
那種完全無視的態度,讓段增見了都有些不滿,覺得蘇昭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難道就因為顧景的出身,所以就可以如此對他嗎?
要知道顧景再怎麼心『性』成熟,但也只是個十一歲的孩子,而且他原本就是被段家收留的孤兒,在心理上難免會有些自卑感。
如今又被蘇昭如此無視,這對顧景的心理肯定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若是心『性』稍微差點的,只怕早就自暴自棄了;即便不自暴自棄,只怕也會有其他不良影響。
段增就明顯能感覺到,顧景比剛來段家時變得更加沉默寡言了。
好在,除了沉默外,顧景在其他方面表現還很正常,並沒有因為蘇昭的無視而感到沮喪。
每次見了蘇昭他都會恭敬行禮,沒有半點怨言;而蘇昭每天佈置給段增和蘇則的任務,雖然並沒有要求他完成,但他還是一絲不苟的做完,不會有絲毫懈怠。
上課的時候,顧景也非常認真好學,不管蘇昭講了什麼內容,他都會用筆將其記下來;有時候蘇昭講得太快,他記不過來,這時候他就會揀重要內容來記,並且字跡清晰,沒有半點潦草。
若是在學習時遇到疑難,他就會用筆偷偷記下來,等到課後再來向段增或者蘇則詢問。
每當這個時候,段增和蘇則都會耐心的給他講解。
總之,在學業上顧景非常刻苦認真,並沒有因為蘇昭對他的忽視而有所懈怠,更沒有因此而對蘇昭有所不滿。
這樣的態度讓段增深感欣慰,若是他能一直保持下去,將來必有一番成就。
……
時間流逝,轉眼蘇昭來到段府已經有三個月時間了。
這兩個月裡,得益於蘇昭這個嚴師,段增覺得自己進步非常大,首先就是心『性』上,他已經能完全適應現在的身份,靜下心來讀書,做起事情來一絲不苟,務求完美。
在最初的時候,他還會時不時的出一點差錯,讓蘇昭找到機會打他的板子,但到了後面,他卻基本不會出錯了。
而蘇昭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以前手中經常拿著的戒尺也不知被扔到哪去了。
除了心『性』外,段增的另一個進步就是對這個時代有了一定的瞭解,前世的他雖然也是個文科生,對於儒家典籍也有一定了解,但僅僅浮於表面,並未深入進去。
如今經過系統的學習,對於儒家典籍總算有了一定認識。
此外,在書法上他的進步也很大,基本上已經恢復了前世的造詣。
不僅如此,他書寫的速度也有了極大進步。
前世的他雖然練習書法多年,但畢竟平時書寫都是用的硬筆,寫『毛』筆字的速度並不快。
而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