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廟、寺立於深山之中,道險且危,其行也難。無外乎求一個“遠世俗”,遠了世俗,便遠了迎來送往之事,斷了紅塵俗念,於外部環境上獲得一種安靜——這便是求“靜”之功的地利。只是看武當這些道人,竟和祂在蘇州妙真觀所見一般無二……遊客天天來,師父、弟子天天接待、表演、迎來送往。風塵輕嘆一聲,和含沙、三小言道:“若要求名利,何苦上山來?上了山,還是名利事,打坐似模似樣,輕功耍的漂亮,但終究是一場空……他們祖師若是有靈,嘿嘿……”
估計,會氣的讓人“把老子的義大利炮拉出來”吧?
經、典雖在,道已非傳。
道教文化、旅遊業相互結合、促進,加之金庸的武俠小說在海內外的廣為流傳,張三丰更是名聲大噪,這貌似對弘揚道家文化,發展地方經濟都有好處,是一種雙贏。但實際上贏的,卻只有地方經濟,輸的卻是山上的觀中人——
便是連山上,都是人來人往的,各種的表演、各種的名利,原本要透過遠離世俗讓人心靜,現在卻滿心的紅塵。
看那道長,騰挪跳躍,打坐凝神,不過也是一個演員罷了。
修為?
風塵笑,搖頭……心道:“我經舒玉曼道長指點,算是先行了頓悟,在村子裡離群索居成了真人,在阿姨找我之後,也不得不抽身而去。道觀修行,按部就班,紅塵滾滾,卻又如何能夠入得道途?”這些東西,便是祂當初已是先天真人,逆反了嬰兒,卻也不敢過分的接觸的,他們又何德何能?
古之修士,無名、不出眾之人,駐觀、廟、寺之中,可一旦為眾人知曉,或者有了大名聲,必然要雲遊四方,行蹤不定。
何也?
還不是為了一個清淨?
找不到。
自然就不找了。
含沙也譏諷的“吱吱”叫了兩聲,大致的意思風塵都可以意會:
這種環境要能修出個所以然來,必定是幾千年不遇的大才!
事實是:
幾千年不遇的大才或許會心有所悟,自己跑去一個沒人知道的地方,搭一個茅屋或者挖一個山洞,卻是打死也不會來這人流滾滾,旅遊事業做的蒸蒸日上的地方的。便是本身於此,也會離開……這裡留不住真人,亦留不住真正的修行者。
比之祂剛見過的三個坤道,這些人連提鞋的資格都沒有。或許山中是存在真人的?但風塵卻已經沒了興趣……
“走吧,這山上已經沒了味道。沒什麼好看的!”自來此,風塵便沒有顯出身形,走時也無人察覺。
天空中的剛硬的、大塊大塊的風吹在身上,卻變得溫柔。心頭的那一些不爽利也被吹走了許多。
“餓不餓?”風塵取下揹包,從裡面取出了一把雞飼料,三隻山雞就一擁而上,開始在風塵的手上啄。
喙尖尖的很有力量,啄在風塵的手上,卻不發出任何的聲音。風塵感覺那種尖尖的刺激感很舒服——對祂而言,也就是舒服了。若是換成一個普通人,被這麼啄上一下,紅紫一片都是小事,被啄出血、破了皮都有可能。由此倒是能夠看出祂那看似白皙、細嫩的肌膚,實質上究竟是有多麼的“皮糙肉厚”。風塵的另一隻手挑了幾顆扔進嘴裡,也品嚐了一下——味道怎麼說呢,除了有些寡淡外,還是不賴的!刀鋒戰士因為口器的原因,吃東西分不出酸甜苦辣鹹,但吃下去之後,卻因為風塵駐盡其身,能夠知曉食物的一應運轉、營養……雞飼料的營養之豐富是不需要懷疑的。
風塵挑眉,道:“味道還行啊,含沙你要不要來點兒?”
含沙出了陰神,掩口笑,問:“你是雞啊?”
風塵笑,打趣說:“你看我多好養活?雞飼料都能打發了……味道還真的行!”風塵很隨意的,一顆一顆的往嘴裡扔,米粒大小的飼料顆粒不難吃。如果是當做一個零嘴,是相當的不錯的。
“哎呀,還真有人吃雞飼料,你看這個……”含沙開啟了一個網頁給風塵看,裡面說的是一個研究雞飼料的專員,因為老婆缺奶,就用雞飼料弄成糊糊喂孩子。還說這玩意兒無論從營養角度還是什麼角度看,都比嬰兒奶粉營養豐富——尤其是本身就研究這個,成分更是放心,畢竟是從自己手裡出來的。風塵看了一眼,笑,說道:“人家專家都說可以了,還用自己的孩子試驗了,你還不放心吃?”
含沙“哼”了一聲,一揚下巴:“行啊,你吃雞飼料,我吃你。就等你肥的那一天!”一句玩笑話聽的三個小傢伙怕怕的,都飛到了風塵的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