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四章 武當山上

風塵的一雙明眸,其睫長翹、纖美,瞳含日月,其淵之岸有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納六十四卦,目力所及實非凡俗,遠勝於含沙以及小藍、小紅、小火三隻山雞。故祂看見了屋頂的鬥角之上,以方寸之間為廣廈,置身於險要之處,煉一顆平常心的坤道,含沙和三個小傢伙兒卻並未看見。風塵凌空御風,翩翩然如仙人,說去便去……

高空的風又冷又硬,但經過了身周力場的過濾,卻變得溫柔、和煦起來。吹在身上,也如繞指柔一般,分外舒服。

三隻山雞會飛,但卻是第一次飛上這麼高的高空,即是興奮也是好奇,不時的從風塵的肩膀上飛下來,繞著風塵轉一圈,然後在落在肩膀上。彼此間,不時的嘰嘰喳喳,繞著風塵的身子,遠遠看去,卻如是綵鳳環繞,端的是神仙之態。

風塵笑,問道:“沒飛過這麼高?看過這麼遠吧?”

三小傢伙嘰嘰喳喳的附和!

山雞——說到底還是雞。比之家雞來,雖然具有飛行之能,也不過就是穿梭于山林之間,高也高不過樹木、山林,論起高度來也才是數米左右……若是再加以精確,應該是三米到六米,比之現在的高度,簡直和在地上爬沒什麼區別。風塵看看下面,將神束線一探,說道:“站的高,才能看得遠。致虛極,守靜篤……夫物芸芸,萬物歸復於其根,域內有四大,天大、地大、道大、人亦大!夫唯心靜,則見道,故得嬰兒。一身之潛能釋放,天門開闔,皆從於己。如此,方可稱‘我命由我’。”這一番話,聽著玄妙,若是換一凡夫聽去,定當是雲遮霧繞,不知道說的是什麼。

但在三隻山雞聽來,卻通俗易懂,一下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似乎風塵的沒一句,都是一次醍醐灌頂,讓它們的心靈都會為之通透一分!

三隻山雞圍著風塵高興的嘰嘰喳喳……

此,聞道之喜耳!

風塵問:“你們知不知道濟公啊?”

自然是不知道的。

遇見風塵,應該是它們第一次接觸人世。

含沙則是問道:“你,是要給它們講那個蘇婉給蘇阮講的,關於道濟的故事麼?”那是屬於B面世界歷史上一次真實的事,講的是道濟修持佛法,卻因靜功太過於精深,以至於佛陀隕落,心生生出魔障,信仰坍塌的故事。當時女媧一族聽其故事,感念其天資、天賦,不忍他痴呆瘋傻下去,便前去尋找點化。奈何找到的時候,濟公已經垂垂老矣,身體所蘊含的潛能已經因為瘋癲,不知道溫養,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揮霍的乾淨。終於被女媧一族先祖點化,卻也到了大限。

臨終留下了一首悟道詩:

六十年來狼藉,東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

風塵“嗯”一聲,神束線傳遞了聲音,說道:“正是……我覺這一故事,正好可以隱喻先天之境界和後天之境界的區別!”

罷了,便給三隻山雞講起來“道濟和尚”的故事,這一個故事略去了女媧,沒了神族,便是此間歷史上的那個道濟和尚的故事。未曾分道揚鑣的歷史,保持了驚人的一致,而於其中,風塵則是穿插了一些入靜、修行的法門,亦介紹了入靜的一些境界大略。細的不能說,但籠而統之,卻是可以的。風塵講道:“先天之人,其思維、閱歷無藩籬隔閡,思維是通透、自然地,但後天之人不是……”

“這靜功啊,修習到了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的就會進入到下一個程度。這一個程度就和神話裡面的開天闢地是一樣的……”

“……”

“嘰嘰喳喳……”三隻小傢伙一邊聽一邊叫,歡樂的繞著風塵飛,風塵能夠透過它們的叫聲,大致的懂得它們的意思……

“是這樣的,道濟和尚呢,從小就篤信佛教,是虔誠的信徒。後來就出家了,他的靜功修為很厲害,佛教一般多用觀想法修行,你就譬如說是白骨觀,就是要將人觀想成紅粉骷髏,就是一個白骨,這是一種修行法。自然呢,境界夠了,就見了佛陀了……這個佛陀,就是真我的一種形象……”

“嘰嘰喳喳……”

“然後,等靜功到了那種程度,就要由一而分,落實於身體之內,我稱這一過程為返志合魄……”

“神呢,有神、魂、魄、志、意五者,靜功就是要由意而志,由志而魄,一直到神的一個過程……”

對這三個可愛的小精靈的問題,風塵是有問必答。祂沒有絲毫的不耐煩,從什麼是開天闢地,到怎麼入靜,一點一點的說。一直說的解開了三個小傢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