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卻是早了一些,於是下了山,才見了日出……
早一點、晚一點,風塵並不糾結於此,只是順應了心意就好。若祂每日裡,斤斤計較於“今日晚起了一分鐘”“明天要早起兩分鐘”的話,亦不會成為先天真人,有今日之成就。只怕早就一個人,因為心力交瘁,鬱鬱而終了!
祂站在了隊伍的北方,一直看著大家貪完了紫氣,才說道:“不錯,你們很多人都已經找到了這種感覺了。差一些的,也被人帶著找到了。繼續加油……”
心卻想著:“是該加一些硬功了,聚氣、斂氣,光靠意念,是很難修成的。若是有硬功輔助,配合擊打,卻會容易很多。”
所謂的“硬功”其實就是“硬氣功”,用最簡單的話來解釋,就是憋著氣,讓渾身的肌肉變硬,增強抗擊打的力量,增加擊打的力量,運動的度——
這一套理論,古、今、中、外皆通行。
古人用,中國人用,叫硬氣功、硬功;
今人用,外國人用,叫抗擊打訓練;
這並不神秘、複雜。
其中的原理就是一個五六歲的孩子都知道,懂得用勁兒的時候要憋氣,懂得憋氣用力,肌肉會變硬——有皮的學生在打預防針的時候,故意繃緊肌肉,針頭都扎不進去,直接就斷掉了。硬功,就是在這一套極其簡單的原理的基礎上,掘、研究出來的!理論上,所謂的硬功每個人都會;事實上,精於此道的,卻不多。
……
硬功,第一步要學會閉氣、用力;第二步要學會換氣;第三步要學會讓區域性的肌肉進行休息。
只是幾秒鐘時間,風塵的腦子裡就有了一個大概的框架。一套硬氣功,於祂而言,卻是最簡單不過的——倒是具體到了如何訓練,如何讓人分階段、分步驟的一點一點學會,卻需要斟酌一下。但,對於制定了無常整個訓練計劃的風塵而言,高屋建瓴,提綱挈領之下,一套融於其中的硬功訓練體系,是很簡單的。風塵想著,便擺擺手,讓眾人繼續練,自己則是踱步去了食堂。
今兒祂來的早,食堂裡空『蕩』『蕩』的,祂是第一個。領了一份飯菜,又少要了一些肉類,等吃過之後,就將肉帶回了宿舍。
這些肉,是給刀鋒戰士準備的——刀鋒戰士在充足的養分下,又微不足道的長了一些個頭兒。
也就是風塵眼神兒厲害,只是零點幾厘米的變化,也被覺察了。風塵注意著刀鋒戰士在桌子上吃肉,以背後的刀將食物切開,送入口器之中。足足拳頭大小的一塊肉,就這麼的就被它吃抹乾淨,然後,就呆在了窗前的桌子上。桌子上有一個簡單的投影陣法,外人並不能夠看見刀鋒戰士的存在。風塵沉『吟』,道:“隨著體型的增大,翅膀、臂刀、機械手都會逐漸的失去作用,成為一種累贅。最後,它就會變得和人一樣——無論是從基因上,還是從外形上!”
含沙“嗯”一聲,出了陰神,說道:“是這樣的道理。體型小,所以才感覺螞蟻才能夠搬動比自己大好幾倍的物體。如果螞蟻長成螞蚱那麼大……”那螞蟻根本動都動不了,甚至於自己的腰都可能因為一個動作,斷了。而假如再大一些,變成了臉盆那麼大——螞蟻自身的雙腿立刻就會斷掉,然後軀幹也會被摔成好幾瓣。再做一個“假如”:假如人變成了螞蟻那麼大,又會怎麼樣呢?
結果就是力氣是有的,要比螞蟻大,但是骨骼卻承受不了這種力量,遠不如昆蟲的那種外骨骼好用。
再大一些,好像螞蚱那麼大——那麼這個人是可以如同玄幻小說裡的絕世高手一樣的。可以跳起來比自己的身高高出數十倍的高度,一下跳躍,比螞蚱還要厲害。但,變小了,又有什麼意義嗎?沒有!
同樣是貓科動物,貓兒奔跑、彈跳,都是自身長度的好幾倍,但老虎不行。
風塵笑,問含沙:“所以,體型的大、小不同,會有不同的結構。而在同等體型的情況下,人,又是最好的!”
含沙道:“等到刀鋒真正意義上,變成了一個人,那是否就意味著化形的研究成功的完成了第一步呢?”
風塵道:“也是,也不是。在這一個過程中,在一整個變化的過程中。我對它的基因的展、變化,都是瞭若指掌的。雖然這一種呈現,並不是基因圖譜,但對我而言,卻更加直觀。是一種生物的視角!我想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