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四章 羊肉泡饃

,韓莎卻要的很藝術性!她並不直接要羊肉泡饃,而是要了兩碗帶肉的羊雜湯,然後又要了六個饃。

所謂的“饃”實際上就是發麵餅。但肉夾饃的饃和一般的羊肉泡饃的饃還不一樣,一種是剛出鍋的,軟乎乎的;另一種是晾乾的,比石頭還硬(通常遊客吃的,就是這種晾乾的泡饃)。作為一個北方的“妖”,韓莎可是門兒清:幹餅子泡肉湯一點兒也不好吃!弄碎了澆上湯,更不好吃——這只是一種北方人一種比較無奈的吃法罷了。

之所以做饃,是因為保質期長。之所以泡,是因為晾乾之後太硬太乾,直接吃咬不動,所以泡一下,是最好的選擇。

泡饃只要是湯就行,不必要非是羊湯,糖水泡饃也可以……這種吃法其實並不侷限於陝西,整個北方的絕大部分地區的人,都會這麼吃——只不過沒有陝西這麼流行罷了!但實際上真正好吃的,卻是剛剛出鍋的饃,把剛出鍋的饃直接撕開,成為臭豆腐塊那種大小的小塊,然後丟進肉湯中……這才是真正的、正確的開啟方式!

剛剛出鍋的饃,是鬆軟、可口、香氣濃郁的。泡進羊雜湯中,和肉沫、油脂一起,然後吸了一些湯水進去,但中間部分卻保留了發麵餅那種鬆軟的口感,簡直美極……

細柳條編的小笸籮裡,放著剛剛出爐的發麵餅,足足蓬起了將近半寸的厚度,二人一人一份羊湯,韓莎親自動手,很貼心的撕成小塊,一人來了一碗。一直吃完了,韓莎才吐槽:“羊雜湯不如羊蠍子湯好,油少,湯太清淡了。只有大骨濃湯,才配得上這饃誒……”她對湯有意見,可對饃卻很友好——

因為是真不錯。

二人的“新鮮”吃法讓其他桌兒的客人有些好奇。大家吃泡饃,都是特意晾乾了以後又乾又硬,咬一口能把牙打掉的饃,也就風塵、韓莎這一桌點了現的。其他桌子也有吃現饃的,卻沒有泡,就是直接吃,這簡直了……

“這羊肉泡饃,可是我們這兒的一絕。這饃一定要晾乾了,先掰成小塊放碗裡,然後澆上羊湯,這是正宗的吃法……”一個穿著皮夾克的,四十來歲的中年人正給一對穿著時尚的年輕人講本地的“羊肉泡饃”——這絕對是一個考驗耐心、考驗體力的體力活兒。那饃硬的,要掰成小塊,還真不容易。那一對年輕人一男一女,一邊掰,還一邊朝風塵、韓莎他們這一桌瞟!等他們弄完一碗之後,風塵、韓莎這裡也吃完了。風塵問韓莎:“怎麼樣?吃好了沒有?”

韓莎送給風塵一個大白眼:“人家又不是豬。已經吃好了……還是這麼吃好吃。饃要新鮮的,湯要大骨濃湯……”

起身來,看了一下那一桌上苦逼的年輕人以及滿滿的一碗碎屑,韓莎拉著風塵就出了羊雜店!

就聽的店裡年輕人之一的女子問:“剛才,那倆人好像吃的是新烙的?”剛才講解的中年男子不屑:“你們懂什麼?他們那時瞎吃,一點兒都不正宗。我這是讓你們品嚐最地道的羊肉泡饃……”

風塵無語,對韓莎說道:“幸好咱們走得快,要不這還不得開戰了?”

韓莎道:“明明我的吃法才是對的好不好。他那種吃法才是異端!過去人是沒辦法,把饃晾乾,儲存的時間長,方便攜帶。是因為硬的沒法兒入口,才泡著吃。塊兒大泡不透,這才需要小塊……這他都當成什麼了?還傳統。這要是漢唐時候,我敢說皇帝要吃羊肉泡饃,肯定不會選幹餅子,一定要現做出來的,鬆鬆軟軟,透著面香的才好……畢竟人家沒病!不過,這地方的人,是真的夠一根筋的!”

韓莎說這地方的人“一根筋”那絕對是實話,新聞報道里面不止一次的出現過賣羊肉泡饃的嫌棄人家饃的塊兒大,不給澆湯,認為這是對羊肉泡饃的羞辱的。想想看,身為商家這脾氣,嘖嘖……

韓莎單點羊雜、現烙的饃,而不是羊肉泡饃,的確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她來是溫暖自己的胃的,又不是過來找氣的。

因為這種事和人吵架,不值得。

風塵問她:“咱們吃也吃好了,現在去哪兒?”

“崑崙之巔!”

韓莎手指西指。